书评与书读书青春

《追风筝的人》书评

2017-11-08  本文已影响48人  丫丫的脚丫

      这是一本欲罢不能的书,这是一本泪流满面的书,这是一本痛苦得不能自抑的书,这是一本必须不停歇的读完的一本书。

      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兔唇哈桑)从小一起长大,阿米尔的母亲死于难产,哈桑的母亲在生下哈桑七个日后,与一群江湖艺人跑了。

      阿米尔的爸爸身高2米,曾经徒手杀死过黑熊,热爱足球、武术;而阿米尔为了逃避爸爸的沉默而喜欢上了妈妈留下来的文学著作;爸爸认为阿米尔过于懦弱,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有时都怀疑阿米尔不是其亲生的。

      哈桑作为仆人,是个文盲,并且不能识字。他们在一起时,阿米尔经常读书,最后读自己写的故事给哈桑听,哈桑一直都是阿米尔故事的忠实听众。1974年冬天,哈桑生日那天,爸爸送给哈桑的生日礼物是一位外科整容大夫,帮哈桑修复了他的兔唇。阿米尔认为这太不公平,因为哈桑什么都没干,就得到了爸爸的爱护。

      1975年冬天的追风筝比赛。阿米尔是斗风筝的好手,而哈桑则是追风筝的好手。阿米尔希望赢得此次比赛,以此向爸爸证明,他的儿子终究是不同凡响的。比赛当天,经过不懈的努力,阿米尔终于斗赢了第二名的蓝风筝,赢得了此次风筝比赛,让自己的风筝停留到了最后,爸爸在屋顶上为他鼓掌,为他欢呼,终于以他为荣。

      之后,哈桑为阿米尔去追那只蓝风筝,阿米尔对哈桑说:“把它带回来!”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去追蓝风筝了,阿米尔收回风筝后,也去找哈桑会和了。终于,在市场中的某条死胡同中,阿米尔看到了哈桑被之前用弹弓打跑的的三个上层阶级的男孩堵截了,他们要哈桑交出他为阿米尔追到的蓝风筝,但哈桑拒绝了,于是,他们一起强暴了哈桑。而在此过程中,阿米尔应该冲上去,与哈桑一起战斗,就像哈桑过去无数次为他挺身而出的那样,但他却懦弱的选择跑开了。

        此后半个月,哈桑没再出现,而阿米尔却得了失眠症。哈桑再次出现时,仍试图恢复他们之间的关系,阿米尔却只觉得难堪,一直在逃避。哈桑知道阿米尔那天看到了一切。

        1976年夏天,阿米尔十三岁生日,哈桑和哈桑的爸爸(阿里)也送了一份礼物——一本暂新的《沙纳玛》给阿米尔。然而,翌日清晨,阿米尔却趁哈桑父子外出购买杂货时,把装着钞票的信封和一块手表放到了哈桑的毛毯下面。之后,向父亲说谎说钱和手表被偷了。在爸爸的办公室,爸爸问哈桑,钱和手表是他偷的吗?哈桑以他孱弱嘶哑的声音说:“是”。阿米尔随即明白,这是哈桑最后一次为他牺牲了!可爸爸却说,原谅他。但阿里却执意离开。阿里用一种冷冷的,不可谅解的眼神瞟了一眼阿米尔,阿米尔瞬间明白,哈桑把一切都告诉他了!终于,阿里和哈桑走了!

      1981年3月,阿富汗局势动荡,阿米尔和爸爸准备逃去美国,强暴哈桑之一的卡莫——由于长相俊美,也被俄国人强暴,死在了逃亡的路上了。

      上世纪80年代,阿米尔和爸爸以及其他一些逃亡来的阿富汗人,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爸爸在加油站工作,而阿米尔在上大学,主修英文创作。之后不久,阿米尔和前阿富汗将军的女儿——索拉雅结婚,爸爸病逝。

      直到2001年6月,阿米尔接到了拉辛汗(爸爸的朋友,一直鼓励阿米尔的小说创作)的电话,说:“来吧,这儿有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去了巴基斯坦(哈桑和阿里离开后去了此),在与拉辛汗的会面中得知,哈桑乃是其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死了,他的儿子索拉博正在受难。阿米尔找到了索拉博并把他带回了美国,和他们夫妻一起生活。

        在他们家,索拉博一直很沉默,似乎是个“小哑巴”。直到2002年3月的某天,阿米尔和索拉博一起放风筝,使出了他爸爸阿桑最喜欢的一招——猛升急降,打败了其他的风筝,索拉博终于嘴角微微翘起——他笑了。阿米尔问他,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他喉咙吞咽着上下蠕动,他点头了。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每次读这本书,总是像第一次读那样的泪流满面,那样的不可自抑,那样的痛不自知。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还来得及弥补,不是所有的伤害都能通过代偿而得到原谅。哈桑死了,对于哈桑来说,伤害是一生的且此生都未听到过阿米尔的一句“对不起!”,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收养哈桑的儿子的这种代偿行为,对于阿桑并不具有任何意义,只是阿米尔的救赎。

      伤害已经造成,但如何才能弥补,这是个问题!我们不能指望自己不犯错,但犯错了之后,如何才能改正,这的确值得深思,毕竟有的错误可能永远都无法改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