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研且得,且得且乐
这个周末一直在纠结如何上好《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节课,周五已经有谢老师没有成功的案例了,再加上周末韩校长的话:教师一开口就是为自己代言,做一个让学生尊重的老师,做一个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老师。这种种原因,我备课格外认真。昨天周末晚上一直看书备课到十二点钟,周六还找了名师上课视频自己观看反思。
同时认真反思谢老师对我的批评和教诲:不够细心,对课堂的种种方面考虑不周。我还自己在本子上专门设计了板书。尽管准备时间很长,查阅了很多资料,这节课我是第一次上,仍然感觉难点没有突破,对于是否上好这节课没有一点信心,早上骑车的路上也是在想,到学校升国旗的时候又抓紧时间和谢老师探讨。听完谢老师的建议,生完国旗又赶紧让孩子们去学校借教具,总之想为自己好好代言。可是上课铃声响起,教具没有借到,我只好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课堂开始五分钟还没有见到成效,简单导入之后小组合作看哪些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又是一片乱哄哄,没有高效合作,结果不理想。甚至有些同学提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也可以围成三角形,并且已经自己画图验证。截止到这里又掉入了谢老师课堂的怪圈,后半节课学生也无心听讲,全部都在低头画图试图验证结论。一堂课果然没有成功,自己也非常生气,生气学生不配合。
到第二节四二班的课,我果断放弃这个思路,不再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具。简单导入之后,遵循“先学后教,问题导学”的课改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先预习课本,然后告诉老师自己的想法,学生汇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随机举例书上的:8厘米、4厘米、2厘米,8+4>2,8+2>4,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学生汇报:两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我也点拨:必须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紧接着我为了防止孩子们掉入自己画图验证的怪圈,直接告诉孩子们: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请同学们验证这个结论,这样立马就有同学想到:两点之间只有一条8厘米的线段,如果另外两边是3+5就等于8,就和原来的8厘米的线段重合了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孩子们理解之后,我直接出题练习,随便写出三条线段让孩子们判断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擦黑板的时候又想到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那么第三条边的范围是多少,这样把第三边的范围要“大于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也讲清楚了,还留有五分钟的练习时间,感觉这节课上得要比让孩子们自己探讨结论好得多。
回到办公室也特别高兴赶紧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交流这种方法,让他们也少走弯路,真是越研究越高兴,越研究越有收获。
且研且得,且得且乐且研且得,且得且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