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第2周作业】置于“烦”地而后生……
原题目:生活品质的前提……
小时候看过许多浪漫的故事,骨子里头特别向往,渴望有一天我也过上那样的生活。我希望我的每一天的生活,都过得幸福而充实。
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的?有品质的生活无疑是确定答案。开心的、快乐的、脸上的笑容真情流露的、身体每个细胞都是欢快跳跃的…… 那是有品质的生活的体现。
我是渴望追求快乐的,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生活,枯燥而无味,每逢到了周末或是节假日,身体和心灵都格外渴望休息,去找一些不同于日常的乐子。吃大餐、看电影、外出旅游、组织聚会……热闹而紧凑,玩乐时可以忘记一切,之后发现玩的时间咻咻一下子就结束了!过得飞快!
这样快乐而短暂的时光,真让人留恋不舍啊!好像触摸到了结实的质地。慢慢地,这种一时的向往渐渐变成习惯的期待,如果周末没有些活动,感觉真是无聊死了,生活的品质咻咻地下降了好几个维度!
我说:好烦啊!好烦!闷死了都!周末无聊死了!先生有些无奈+不满:我也不是宣传部长,也不懂组织什么好节目,你自己又说不出去玩什么,怎么办咯?然后他继续闷头看他的球赛,我继续陷入无聊……
在感觉无聊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成功地把我卷入雪球里面,不见了之后…… 逼不得已,我开始思考解脱之道。
首先,我明白了无聊是生活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
其次,我明白了热闹如可乐不是生活的常态化,平淡如白开水才是。就像饮食,天天喝可乐是会出问题的,天天喝开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最后,我明白了……通往生活品质的终极通道是心灵的平静。心生欲望、心生杂念、心生浮躁,心求刺激,要求一点一点地增加,到最后没有刺激可刺激了,心就烦死了,心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心觉得一切都了无生趣了。
好像,现实的生活真的并不是那么有趣的;好像,常态的生活做不到时时都是完美的……有时静,有时闹;有时乐,有时闷;有时实,有时虚…… 生活有很多很多的面具,每次戴出来的都是不同的,你不知道,你就以为是千人千面,你若懂得,你就明白最后只有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