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问止一日记

止一读《易》3:一阴一阳之谓道

2024-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子止一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故强为之容曰道。”

伏羲氏一画开天分阴阳,以八卦演化道。

文王重八卦而六十四卦,以彖言天地万物之变而应之于人。

周公旦继文王之志,以爻言卦象之变。

孔子五十而致于“易”,以传释之以言君子而道中庸。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伏羲氏以一画开天分阴阳演八卦,以象天地万物之变,可谓“道生一”也。文王遵循伏羲氏之道,重六十四卦彖言天地万物之变,此谓“一生二”也。周公旦继文王之志,以爻言卦象之变,广神道而教化育民,此谓“二生三”是也。孔子传释之以言君子之德而道中庸,北宋邵雍著《皇极经世》,以言“天地有阴阳,人有邪正。”言阴阳相济,邪正互成之理,此之谓“三生万物”是也。

《皇极经世》、《易传》,道乎?非,合乎于道者也,以道之所指而应之于物也。六十四卦、卦辞、爻辞,道乎?非,合乎于道者也,以道之所指而应乎于人事也。伏羲八卦,道乎?非,以八卦阴阳之变而言道之所指,天地万物存亡之理者也。诸圣贤之言非道,然道在其中焉。故老子曰:“道非道,非常道。名非名,非恒名。有欲以观其极,无欲以观其妙。此二者同出而异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先后相随,音声相和,恒也。”知恒曰常,知常曰明,是谓袭常,则近道矣。故《道》曰:“圣人之道,以天地万物之道论人之道,以人之道促天地万物和谐发展之道。”道隐而不可见,然其德厚矣!广矣!远矣!近矣!人日用而不知。天地万物无有不衍生于道,无有不遵循于道。故圣人尊道贵德,顺应自然,恬淡虚无,为而不争,行必合乎于道。

止一

2024年3月3日

参考文献

1、曾仕强、刘君政 教授著:《易经真的很容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

2、韩永贤 著:《周易解源》,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4月。

3、【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注,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9月。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5、【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读 :《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6、【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读 :《道》,全球华人出版社,2023年11月。

注:文中观点纯属止一个人一己愚见,不代表任何人及其思想。若有不是之处,请一笑置之!

简书同号有连载,

有缘之人等你来。

尊道贵德明要妙,

恬淡虚无道门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