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会在哪里?
不要浪费今天的时间去担忧明天,明天在哪里完全取决于今天的你在干什么,怎么干,干得怎样。
——刘同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C来找我,问我:“这样的成绩能上高中吗?即使能上,也会是个普通班,将来也考不上好点大学,上技校行不行?”
“半年前你想到你的成绩是现在的样子吗?”
“没有想到。”
“那你怎么确定半年后、一年后、三年后,你是什么样子,你在哪个位置。结果不是靠想得到的,得看你做了什么。”
他若有所悟,“我明白了!”
J不知从何时坚决地对抗起老师和家长,沉迷网络与课外书中。所有的课都会趴在桌子上,不睡,不看课外书也不听,就那么无所事事,面无表情地呆着。考试竟然连名字都懒得写,任何人的批评都会让他戒心陡增,冷眼以对。
“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做,有种报复的快感?就是最无赖的方式让每个人都痛苦,然后你在内心偷偷地笑?”
他默不作声,眼神游离。
“这种活法难受吗?想做的事,都不让做。在我看,你也很痛苦。”
“难受!”
“你考虑过将来干什么吗?两个月后你必须面对的。”
“没有!”
“去学个计算机吧!第一你聪明可以学会;第二工作环境在室内,薪酬还不错。考虑考虑。”
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想他明天会在哪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是有道理的,只是要付出太多,还要付出人有足够水平和耐心。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至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享年88岁。87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在十九个月时因患脑充血和胃充血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通常教育一个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更何况海伦凯勒又瞎又聋!也许,父母亲他们可以猜测、也可以想像海伦凯勒的心情,但是他们绝对无法体会,就如同海伦凯勒无法体会正常人的生活一样,他们真的无从体会。 跟海伦凯勒很投缘的沙利文老师的到来,解决了所有问题,也成就她。
每个人都是这世上的一朵花,却不是每朵花都能装扮大地。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引路人,指给他前行的方向。否则我们要在生命的旷野里摸索很久,有可能会迷失其间。

明天,你会在那里?问问你,也问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