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为什么大多数人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2017-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十分心理

作者:蘑菇姑姑,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十分心理主创。

自从“一万小时定律”流传开来,很多人都备受鼓舞:“只要在一件事上,坚持练习一万个小时,你就会成为某件事的专家”。

但是,“一万个小时”犯了致命简单化的错误。这一万个小时是针对所有的领域吗?它是否忽略了天分、趋势、行业因素呢,仅仅用时间因素就能衡量成长的进度吗?

但凡是能流传甚广的鸡汤概念,都暗合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当这个世界分工越来越细化,我们多么希望在专业化的定义上有一个清晰的量化标准和路线。

如何定义你的专业化程度?往往不是用一万个小时这个简单刻度来衡量,而是用是否能长期专注、坚持在一个领域持续积累来决定。

而殊不知我们今天面对的最大挑战,其实就是在某个领域专注的能力。

当做不到在一个领域里持续积累,你可能会批判自己“就是因为你懒惰、脆弱、不够有自律精神、不会自我管理”,真的是这样吗?

也不完全是,能不能坚持把一件事做下去,这由很多因素决定。

/ 1 /

选择:你要做的那一件事是什么?

我曾经在后台收到这样的留言:

我毕业一年多,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在一家外资企业做市场调研,按理说,这也算是专业对口。但是我挺羡慕学技术的同学,他们有自己的专业,也许到了三十多岁我只能到处公关、找客户吃饭、陪笑脸,而他们能坐在家里被别人喊老师,舒舒服服把钱赚了……

该如何跟他说呢?让他去当个码农“舒舒服服坐着写代码”,他最终又会发现“多么无趣”,他不一定适合的。不过人总是这样,忍不住觉得别人的都好。

因为比较、衡量,有时候人总是无法安心。究其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专业并不具有归属感。

在找自己专业的时候,人们往往是这样的情况:高考的时候不小心填的,父母选的,大家都说好就选了……所以最后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很容易摇摆。

要做什么事,能坚持下去,最重要的就是“甘心”。

管理学上有句话叫做“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很多人很努力,但是却很挫败,也很迷惑。是因为,其实想不清楚,就等于坚持不下来

首先,确定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专业地位,其实就是确认我们自己。这个社会角色需要与自己认可的内在自我形象一致。如果你渴望在人群中占据话语权,渴望得到更多人际网络的掌控;你不可能坐在那里当一个虽然工资高,但是天天见不到人、只会吭哧吭哧写代码的码农。当你期许的,和职业给你的角色定位,两者是吻合的,你最有可能成为内外合一的自我实现者。

然而,难的是你需要去搞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哪些可供你选择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和你的关系是什么?

你需要有充分的探索期。大多数人在年轻时是很难找到那件让你有归属的事情的,这也正常——因为你的时间还没到。

当你与这个世界“碰撞”过,积累起了对自我的了解、对社会运作体系的了解,就会来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时刻,好像忽然明白自己想要做哪件事。

答案是自动出现的。那是一个时机,代表你的积累达到了让答案自动浮现的程度,如果你继续迷惑,只有一个可能,底层认知还不够。那么你要做的很重要的事仍旧是继续“积累”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持续思考,促成答案的涌现。

在探索期,你可以换工作换行业,但是最推荐的做法是,从做好手头那件让你成长最快的事开始。请你积累起金钱(它能为你的正确选择保驾护航)、积累起经验(在困难和事件中,根据世界给你的反馈持续调整对自己的认知)、积累起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和思考(阅读、与行业领袖交流,探索其他未知相关的领域)。很多人把遇到困难想逃避,当成是这件事不适合我做。那是一种巧妙的懒惰,我想你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

做完加法,才能做减法,回来安于一件事。

正如所有我身边没有出过国的人,都想象着有一天能移民,以为从此奔向幸福;而所有我身边经常跑国外的人,反而更犹豫,他们说国外没那么好,会回过头来审视移民其实可能会失去什么东西。这时候他们做出的选择往往更加理性,无论出国还是留在国内都会对生活有更好的满意度。

没有看到过最大的世界,你不会回来安心做自己,绕一圈,就是为了安于这个选择。

很多人想要成功,想要马上就要撸袖子干活,不就是一万个小时吗?他们无法忍受空白和探索。然而这只是缓解焦虑的方式,花时间和快速变化的时代和漂移不定的自己相处,却是成功的本质。

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定律从来没有变过,先让自己配得上成功,让自己历练。

某成功人士,某某领域的牛人,看上去他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本质是能在一件事中持续付出、坚持不懈,那才是他千锤百炼之后得到的一种处世功夫,这个层面是人格层面的真正稳定成熟。而所谓成功,这才是本质。

你在探索期积累的经验和财富都没有白费,都扩大了你对世界的理解,然后经过这个长久的学习和积累,有一天当你找到自己与自己最契合的发力点,你也许能有一个爆发期。

/ 2 /

过程:走走停停,遭遇倦怠怀疑怎么办?

除了战略层面的选择,在战术上,长期保持专注地坚持一件事,其实也并不容易。因为任何的坚持,最终都是“反人性”的,人们喜新厌旧、趋利避害,或者往往是我们做着做着又不喜欢了,回头又怀疑自己的选择。

这时候你要搞清楚,你是不是因为战术不当出现了阶段性倦怠?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做自媒体写作的。

虽然是自由职业者,但是他的自我管理意识极强,他的计划表,同一天里,每个时段都详细安排,如吃饭的要求是他要减肥,控制饮食;睡觉的要求是要早起,早睡;不工作的时间,他的要求是要按时锻炼;而工作的计划就不用提了,非常详尽。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就感到自己状态不好,不是晚睡了,就是阅读量少了,要不就是根本不想锻炼,就想大吃特吃。

《自控力》一书从“自控力肌肉”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

自控力如肌肉,用多了会疲劳。在生活中,给自己安排了太多的目标。就总是在消耗自己的自控力。消耗多了自然就会疲惫,一旦自控力耗尽,就很容易怀疑、自责、放弃。

所以,即使你追逐的正是此生最确定的终生事业,也要用对方法,不然过度控制的坚持,就会走向对立面。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上面说的那位朋友,即使真的怀疑写作是不是自己要做的那件事,也要在怀疑的情况下努力!

说放弃,总比触碰自己的阴暗面容易。不要忘记前面说的,用持续在一件事情上的投入和精进,来获得更深的自我认知和对社会规则的探索,不断积累,直到正确答案浮现。

如果不对你的核心自我进行持续地打磨、反思,进行能量积累,那么,真正的认知转变不会发生。

在还不知道什么是更正确的事之前,最好是做法是坚持目前这件事,做到最好。

其次,停止对意志力的过度消耗。

“坚持一件事”本质上,是和这件事保持一生的良好关系,经营这段关系,比取得短期成效更有益。因为你的成功要放在一生的时间坐标里来看,而不是一时。只要你能坐在桌子前,平和地日日写下去,你就会到终点。所以,能够长期做这件事,并且想到它还不烦,就是巨大的胜利。

我劝那个朋友降低每天的工作量,每当写作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对自己说,“反正写作是一生的事,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不急于这一时。”越写不下去,越不要过多地动用意志力,而是更多地照顾内心的感受。

“别把我们的关系弄僵了”,这很重要。

就算你写得很顺利,想要一吐为快,该停还要停,因为保持一点点的渴望,不要穷尽,才能让你第二天更有动力坐到桌子前。

当然,在很多领域的工作上我们无法做到如此自由,然而,这个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从心理学来说,你能坚持一件事的关键,不是靠意志力,而是靠内在的兴趣和动力。而这个持续的爱,很容易被你的功利心、控制欲搞乱,就像婚姻之于爱情,如果不刻意经营,琐碎以及匮乏就会消磨所有的热情。

/ 3 /

动力:不要在错误心智循环中坚持

有一段时间,我的朋友写作比较顺利,他的公号一个月之内涨粉一万,也有不少编辑找他出书。这时候他的心态出现了变化,一方面他希望更多更快地写作更多的文章,有更多粉丝。另一方面,他也想到了很多未来的计划,广告、产品、社群……

他花了很多时间考虑着公司化运作,但是慢慢地他反而写不出来了。因为太想写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他带着各种理念、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各种要求,但下不了笔,在一篇文章的表达欲出来之前,脑海里已经想到的是它后续的成功。

如果“求认同”,是一个人追求成功的核心动力。那么,他就会因为一点点的肯定轻易失去对目标的专注。因为他的注意力在外面,会在比较、攀比之中,失去平衡。

成功的本质前面说是平静、稳定的人格结构,前提是必须宽广才能稳定。这位朋友的失衡,反应出他的紧缩,他依然陷在自我的坑洞里,不足以导向成功。

一个有内在核心驱动的人,他本质是“求发展”,他是开阔自由的,在创作本身中找到成就感,用有限的生命玩无限的创造游戏,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是否充当了一个强势角色,从中确认自己的价值感。那样你还是没有走出自我。

长期做一件事就是这样,像一个人的修行。总会在一个时间,触碰到你内在的坑洞。为什么我们会常常冒出想当某个领域权威的渴望?那都是你小时候,内化过的“比较”、“匮乏”、“自卑”。

敬畏你为自己找到要做的这件事,并非是因为敬畏它能给你带来的成功,而是要敬畏与它的关系本身。就像与一个人结婚,你的初心是爱她,然而,走着走着充满了疲劳,甚至想离开,因为你想要的甜蜜,需要空白的空间,需要慢一点,少一点控制,需要无为,需要看不到结果的时候有点耐心,需要不理解对方时候还继续相信对方,你要重视它又不要完全以它为中心,你也要肯定自己的生活;同时你要善于与它沟通,了解它本身的内在规律,善于反思进展,保持觉察,营造舒适的空间距离,保持精进的态度。

长期与一个人相处或与一件事相处,都是在与自己的内在相处。

一生做好一件事,无异于一生与一个人谈恋爱,当你死的时候,关系好的,会感激她(它),反之,一生过去了,你可能只徒留了憎恶和无法追回的时光。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会谈什么》一书中介绍了他自己坚持长跑二十多年的经验。

之所以选择跑步,因为这是跟他人格气质最相匹配的。

“我自小就不甚在乎胜负成败,倒是更为关心能够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在这层意义上,长跑方是与我的心态完全吻合的体育运动。“

“跑步并不是为了长命百岁,而是为了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着。”

“跑步的魅力在于在人的局限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

他跑着跑着,发现了人生的意义。

“生存的质量并非数字、成绩,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含于行为之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跑步对我来说是一种隐喻,知道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一丁点儿,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我来说,是通过有血有肉的身体,来感知人生的过程。”

是的,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或许我们不该只是谈论坚持,而应该问问你想要怎样达到更好的自己。

不是一个选择促成了意义,而是我们在对一件事的持续、刻意的投入中,找到了选择的意义。

无论如何,祝福你爱上你的专业,并且能够持之以恒,不乱节奏。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