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庭吐血买房记
文 | 中庸至德
来源 | 我们有房(guang180707)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03136/61504780ad5f9864.png)
今天刚忙完,我就被发小宋元宝拉到了一家颇具中式风格的茶馆内,这已经是这个月他第三次找我了,平均下来应该三天一次。或许是因为我从事地产行业,或许是他特别喜欢我吧,总之,不管哪个原因,我还是喜欢听他这个中产先生说说自己买第5套房的故事。
暑假过后,他的大儿子就要上初中了,虽然现在教育局已经划片分学校,可是已经有了4套房子的他总希望自己儿子能上个重点初中,名牌中学。
固化后的阶层思维,让他觉得孩子所受到的教育不同,最终获得的结果导向不同。
就是为了这个目标,他去年初在城市郊区一个改善盘付了60%首付,据说是有个北京的重点初中要在这里弄分校,开发商合同都给他们看了,学校设计规划也审批了,就等着学校建好第一批生源入学了。
可事实的真相呢?
都说今年3月楼市小阳春,但说好的学校建了一半搁置了,说好的6月底报名,9月开课的学校办公室没声了,眼看暑假要来了,孩子几个月后只能在他住的老小区附近就近入校,更可恨的是宝哥现在还在每月还将近2万元的房贷。
聊到这里,他又咬了咬牙,大口的喝下那杯面前的德国黑啤,虽然嘴上没说,估计心里多少是吐血加不爽吧。
我想房子并不是中产阶级现在唯一的困扰,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也是中产阶级最关注的 3大民生问题,更是中产阶级生活压力和焦虑情绪的主要来源。
中产阶级表面风光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支出:子女的教育,医疗的准备,养老金的储备,子女的结婚,个人职业生涯的培训,以及可能存在的大宗开支,比如购车,房屋置换等等。
有人测算过,如果要在一般水平满足中产阶级未来的这些开支的话,那么一个过得压力不大的中产阶级家庭,在还完房贷、车贷等一系列贷款之后,必须要有现金存款在550-650万之间,而这个标准对于如今的中产阶级而言恐怕并不轻松。
把 “中产”两个字改为“中惨”,或许更加符合现在他们的真实情况。他们极度不安,“怕”字当头,害怕失业,害怕生病,害怕意外,生怕所有的一切瞬间化为乌有。
于是,你看到的朋友圈里的中产是:拿着体面的收入,穿着轻奢的服饰,坐在优雅的环境里吃着健康的食材,热衷于运动和健身,隔段时间就带着孩子到处旅行。
而事实上,他们坐在高档写字楼里点着最难吃的外卖,下了班以后在公园看大妈跳广场舞缓解一天的疲惫,双十一抢打折货最疯狂的也是他们。
为了极力保住这好不容易获得的地位,他们身心俱疲,脆弱如林黛玉。其实,他们正在被悄悄挤出中产阶层……
—END—
往期精彩
PS:
在中国,中产阶级最缺的并不是资产,当资产配置进入中产阶级后,他们最期望的是进入真正中产的圈子。他们其实对社会地位和权利的需求大于对财富的需求,在大多数中产阶级眼里,有地位,有权利,说话有分量,或许比财富更实在。
很多中产朋友千方百计的送子女上名校,期望从小建立他们良好的人脉社交圈子,为以后获得更多的资源打好基础。这也是各地学区房,特别是名校学区房高价频出的因素。
你或是你的朋友是否也经历过学区房的故事,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房子是大事!
你偷偷做了很多功课,不如关注【我们有房】,我们认认真真聊房产、实实在在谈买房。
每周一到周五晚上8:08每期一个观点,破解你的各类买房难题,【我们有房】和大家一起,做从0到1,从1到N的买房践行者,幸福实践家。
如果觉得不错,记得加星标置顶及时收看消息,欢迎点“在看“分享朋友圈,欢迎扫码关注并进群!
| 关于作者 | 中庸至德:城市发展研究员,地产操盘手,业余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