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是何等情怀: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解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是何等情怀: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解读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该联可谓该诗诗眼,如歌音至高亢、激越处,极尽心象描摩功力,道尽寂寞、伤痛情怀。
五古·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李白[诗]
@笑独行[编注解读]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遊,相期邈云汉。
【笑独行字句注解】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花间,一作花前。又作花下,当误,所谓花前月下,若为花下,那还如何自斟自饮?相亲,相与亲近之人也。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成三人,即天上有照着我的明月、人间有举着酒杯的我,地上有跟着我的影子。需要注意的是,其间举杯邀月共饮必然伴随着一个抬眼的动作,低头对影的动作正是呼应了举杯抬眼。一说三人为月下人影、酒中人影与我,正值酝酿情绪之际,一下子就看到酒杯里去了,既不合情理,也有失自然,同时还摒弃了低头对影与举杯抬头呼应的美好感觉,所以不可取。
(3)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既,且也,已然。不解,不会,不懂。徒,徒然,空自。
(4)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将,持也,携也,偕同也。及春:趁着春光。及,乘也,捕捉也。春,三春也,春光也,以喻人生青春时光或盛年。宋苏轼有词句谓“诗酒趁年华”,“行乐须及春”固亦此意也。
(5)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该联可谓该诗诗眼,如歌音至高亢、激越处,极尽心象描摩功力,道尽寂寞、伤痛情怀。当我高歌,明月在天上为我徘徊彷徨,当我起舞,身影在地上因我凌乱破碎。值得指出的是,其间明月徘徊也是我心彷徨,身影凌乱也是我心破碎。
(6)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清醒时头顶明月,饮酒唱歌跳舞,所以有如三人同交欢,沉醉后不省人事,不知明月所在,所以有如大家各分散。
交欢,合欢也,结好寻欢。
(7)永结无情遊,相期邈云汉:
永远结好明月、作没有感情困惑与人情困扰的无情之游,相约携手飞越灿烂天河。
结,缔也,系(音寄)也。遊,今作游。期,约也。邈,本义为遥远、绵渺,音渺;此作动词用,意为超越。云汉:同银汉,天河也,星河也。“邈云汉”一作“碧岩畔”。碧岩, 山名,在池州秋浦(今贵池)城南三十里清溪河畔(今清溪乡五岭村),以山石陡峭得名,当地人又称“密岩”。据史书记载和学者考证,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至唐肃宗上元年间(760-761),李白曾五次到游池州秋浦,沿池州境内秋浦河、清溪河行吟、独钓、听曲,并留下诸多诗篇。因为李白爱秋浦、爱清溪,还曾夜宿碧岩里清溪主人家,所以在“月下独酌”时想到要与明月“相期碧岩畔”,说来貌似不无可能,然则此前毫无铺垫,所有“月下独酌”的情景都是虚写,到收尾的结句突然冒出一处实景来,实在有让人一下子从云间跌落到地面的感觉,此等大煞风景事断非李白所能为,因此终究还是不可信。
【笑独行联句解读】
置身花前月下热一壶酒,
自斟自饮无一亲近之人。
举杯抬眼邀约明月共饮,
低头对影即成三人同行。
明月固然不解饮酒之乐,
身影同样只是空随我身。
我且暂与明月身影相伴,
行乐固当趁着大好春光。
我高歌,明月徘徊彷徨,
我起舞,身影凌乱破碎。
清醒时有如三人同交欢,
沉醉后有如大家各分散。
但愿永结无情作无情游,
相约明月飞越灿烂天河。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是何等情怀: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解读_原创:笑独行_体面杂志(笑独行的和讯博客)2015-4-20 15:04:59】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是何等情怀: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