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学习的态度99%源于父母,“学霸”来自这样的家庭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在家贪玩,不爱学习。当我们去问家长平时在家读书的时间多不多的时候,家长一听这话,笑了,说自己也想读书,但是太忙,没时间。
他们在言语之中流露出对自己的宽容,没有丝毫自责。
然而,面对不爱学习的孩子,家长的宽容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指责、抱怨,甚至愤怒:“爸爸妈妈辛苦工作挣钱,还不是为了给你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你安心学习?”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误区——给孩子提供物质基础并不等于给孩子营造了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型家庭”。
“学习型家庭以提高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共同成长的过程。——乐善耀《学习型家庭》”
学习型家庭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当一个人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态度,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才会伴随他的一生,他的发展才会具有无限的可能。
学习型家庭需要具备哪些主要特征呢?
01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传统家庭中,家庭往往变成了应试教育的“第二战场”。拼考试、拼升学,让孩子和父母都苦不堪言。父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往往不再重视自身的发展。
与传统家庭不同,学习型家庭不再把学习压缩在人生的前半段,所有家庭成员为了个人及家庭的生存发展而学习,把终身学习看作通往幸福之路。
有些父母认为学习是正在读书的孩子的事情,自己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不需要再学习了,工作、挣钱养家才是自己的任务。
很多父母只是由于工作需要,比如晋升、评职称,或是一些生活需要,比如考驾照,才会去学习。
这是被动学习,功利性学习。这样的父母还没有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美国交通部部长赵小兰,是首位两度进入美国政府内阁的华裔女性。她家姐妹六人,四个毕业于哈佛大学,二妹是威廉玛丽学院的硕士,四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个个学有专长,出类拔萃。
看到六个女儿成就了学业,1981年,年过50的母亲朱木兰又萌发了读书的欲望,她要把因战乱和抚育女儿而失去的学习时间补回来,于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进入纽约圣约翰大学攻读“亚洲文学和历史”硕士学位。
两年期间,她从不迟到缺课,后来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在毕业典礼那天,丈夫和六个女儿都来到学校为她庆贺,共同见证这段“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02
家庭成员要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家庭是需要经营的。
共同学习首先要有共同时间,如果一家人都没有共同时间一起活动,以拉近父母与孩子心的距离,就谈不上创建学习型家庭。
这个共同时间可以是每天工作(学习)之余的闲暇片段,也可以是长长的假期。
父母要带头学习,以积极上进、永远接受新事物的开放心态,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自我转变和自我完善,用父母的成长引领孩子的成长。
学习型家庭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及家庭生活质量。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看书学习。还有的父母会牺牲业余时间陪孩子学习。
“学会学习”比“学什么”更重要。
只有当一个人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才能接近教育家叶圣陶所提倡的“教不需教”的境界。
03
向生活学习
很多父母想要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在书上学,在网上学,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等,但是书上的方法再好,别人的经验再有用,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好方法。
这时父母要把学到的方法放到实践中去印证,适合的就多用,不适合的就调整,一点点积累自己的教育心得。
还比如对新生事物的接纳,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微信支付的发展初期,谁能想象它会像现在这样,大到超市小到菜摊,深入我们的生活。
如果不学习,我们迟早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04
向孩子学习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不就是父母教育子女吗?这样的父母往往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强势。
在学习型家庭里,父母会用平等之心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他们经常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他们和孩子一起阅读,因为这样他们才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
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是双向的,孩子向父母学习,父母也要向孩子学习。向孩子学习非但不是成年人的无能,反而是睿智的表现。
育儿是孩子和父母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学习型家庭氛围,与孩子共同成长
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