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能救救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人物,但她的形象深入人心。她有着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优秀品质。她的苦缘于生活在旧中国,是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小时候在学校读此课文的时候,和他人一样觉得祥林嫂很可怜。到处诉说着自己的不幸,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
祥林嫂生活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近百年。如果是放在当今社会,虽然不会出现惨死的结局,但是又会怎样呢?
虽然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祥林嫂自己又错在了哪里?
面对旧的封建礼教和迷信,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虽然改变不了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
那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
2021.04.22不是每个人都生而强大,在遭遇困境的时候,都会痛苦、会沮丧、会无助、会惶恐,这是人之常情。关键是自己是否有意识、有勇气和决心走出人生困境。
自己不自救,上帝也救不了你。
鲁迅先生解释的已经很明白了,“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
祥林嫂错在她对人性的不甚了解。到处诉说着人生经历的苦,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同情,可是她不知,有些伤痛不必说,人生最终还是需要自渡,依靠自己化解,走出心的围城。如若不然,只有一个结果,落实了“怨妇”的评价。
不可否认,祥林嫂是受害者。可她带着伤,不肯放下,不肯放过自己。生而为人,谁都是会经历人生之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时间可以疗伤,伤口可以结痂,可祥林嫂一次次的将伤口展示给人看,本来伤口已经愈合,自己硬生生的揭开伤疤示人,伤口又怎能愈合?,最多赢得别人的同情与怜悯,可是这廉价的同情与怜悯对祥林嫂的“心”上的伤疤没有一点疗效。
周围的人们都做了什么?只是同情罢了。人人都不易,各有各的苦,又能怎样呢?如果你不小心落了水,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挣扎,学会游泳,学会自救。
悲喜自渡,冷暖自知。祥林嫂最大的问题出在不自知。唠唠叨叨诉说着自己的不幸的时候,是自己陷在泥潭中,不肯走出,在她的心中,在一遍遍设境,让所谓的不幸包围着。是在一遍遍地说给自己听,让自己的心再告诉自己,自己很不幸。她的行为只是在努力证明自己很不幸。对自己的生活放弃了希望。周围的人听久了,同情心也就用尽了。徒增他人的烦恼心。只能认为祥林嫂很不幸,不幸的无药可救。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暗示很重要。降低敏感度,避免脆弱和敏感的心理,懂的在艰难的人生关口,依靠自己,多给自己正面的鼓励,才能引导自己向积极地方向思考。认真做好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活好在当下,不放弃希望。
唯有放下,才能解脱。唯一的方法就是接受,忍着疼,等伤口愈合。
思考着当今事事,岁月仍在继续,我们都还有未来,我们不妨好好地爱自己,让自己坚强些,乐观些。对自己有信心,依靠着自己,不要仅将希望寄予在他人身上。和自己做一位好朋友吧,好好的迎接未来的岁月。
刷抖音,见一幅照片,一个83岁的老太太,在一个街头小店,静静享受着美食,三斤龙虾,两瓶啤酒,看到此景,谁又不觉得此景是一幅值得欣赏的美景呢?觉得老太太很酷,没有半丝让人怜悯的不适感。
生活也是很矫情的,在你暂时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仍去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相信生活,生活也一定会拥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