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心理学》——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情,什么是我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那他就很容易变得敏感内向,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中,把别人的期待变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做自己的情感。
解决人际烦恼的第一招:课题分离
有一个方法叫课题分离,能够解决这个关系烦恼。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情和我的事情,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而课题分离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向这个成熟的标志靠近。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那我们怎么区分一件事情到底是谁的呢?——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课题分离能够解决以下三种比较棘手的人际难题:
第一个: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如果你租过合租房,你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大家都改睡觉了,但是一个房间里还是有非常嘈杂的声音传出来,你都已经上床躺下很长时间了,但是声音还是不断的传过来,这个时候,你应不应该找旁边房间的朋友说一下,又该怎么去说呢。
这就需要课题分离的角度去思考,表达我们自己的需求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别人会接受还是拒绝那是别人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心平气和的找室友说一下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安静一些。我们有的时候之所以不敢去说,是因为我们总是依据想象中别人的回应和看法来决定我们应不应该表达,而不是根据自己真实的需要。
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
第二个: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芳华》这部电影,电影的主人公刘峰在剧中被称为“活雷锋”。之所以有这个称号和刘峰的乐于助人品行肯定有很大关系,但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肯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当遇到别人求我们做事时,我们明明不想做,但最后还是做了,而且自己因此心情很不好,这不是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发生的情况。
我们在此要说明两点:
一是:别人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情,他遇到困难了,他确实是应该提出请求。但我们答不答应,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拒绝有困难,就抱怨别人不应该提出这些请求。
二是:我们不应该担心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而不敢拒绝别人,因为别人评价我们那是别人的事情,它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能够控制的,就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到底,我们应该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要让别人的评价,变成自己行事的准则。
第三个:我们总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这个问题本质上和第二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害怕失败是在害怕什么呢?其实还是在害怕别人的评价。这个事情上哪有什么成功和失败,只不过都是世俗的评价而已。当你想去尝试一个对自己有挑战的事情的时候,你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应该是我做了这件事情之后自己能得到什么,而不是别人会把我评价成什么。
说到底,这个自我发展还是发展的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别人的评价。
如果你注意到《自我发展心理学》中之前关于思维模式的文章,你应该能够发现课题分离其实就是人机关系中的控制二分法,即把我们能做的事情做好,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去操心,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也许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了,那些来自人机关系的烦恼和羁绊,也就不会让我们这么困扰了。
解决人际烦恼的第二招:非暴力沟通
课题分离倡导的是分清什么是你的事情,什么是我的事情,如果是这样,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你也会越来越孤独。会变成这样吗?当然不会,因为课题分离所倡导的,不是把人与人分开的独立主义,人总是要相互扶持、相互合作的。其实恰恰相反,课题分离还会促进我们合作,这就是我们要说非暴力沟通。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觉得委屈了,我么不会向对方表达这种委屈,或者提出我们的需要,而是“以牙还牙”,以报复性的方式让对方同样感受到不舒服,这样的沟通方式,很难有合作的基础。为了解决这种沟通难题,马歇尔博士提出了一个中特别的沟通方式,叫“非暴力沟通”,专门用来解决人们在沟通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其实不难理解,只有四个要素: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这四个要素,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个:观察。
观察强调的是,把我的观察和我的评论分开。评价是我的东西,是我对事情的意见,而观察是我们能共享的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讲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看到女朋友在淘宝上买了一双漂亮的鞋,你说了一句:“你不是有鞋了吗?怎么还买呢,太浪费钱了”。浪费钱就是一个评价,而不是你看到的事实。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在评价所塑造的关系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评价者总是高高在上。所以当你说女朋友“太浪费钱”的时候,你其实也是在说“我有权利评价你,你需要接受我的意见”。这时候对方的回应就很有可能是:“我怎么浪费钱了,这就是我需要的鞋呀!”其实,这个回应就是在回应你的评价。所以,我们不能用评价去营造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只是强调事实,自然就有利于沟通了。
第二个:表达感受
意思就是: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我的想法。当别人对你的评价不好的时候,你不要急着反驳他,而是表达自己在听到这个评价之后的感受,而且在表达感受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这个感受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他评价的这个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需要和别人的评价区分开,从而承担起关系中我们自己行为和感受的责任。
比如,你听到男朋友说你浪费钱,你的回应应该是:“老公,你这么评价我,我挺失望的,因为我想和你有更紧密的联系,你以后能不能别这么说我”。把自己放到一个需要安慰的位置,而对方也能够从他的防御姿态中解脱出来,来理解和安慰我们。所以,通过在表达感受的时候,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为”分开,我们就避免了“都是你的错”的思维误区,从而促进了合作的沟通。
第三个:直接说我们的需要
有一个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察觉,就是我们总是容易以批评的方式提出我们的主张,而不是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上面那个男朋友的例子就是。那个男朋友的真正需求应该是希望女朋友省吃俭用,但是却去评价别人。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聚焦的重点将不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对方的反应,后面故事的发展会变成怎么说服她,而不是表达自己的需要。
所以,提需要的要点,是把自己的需要如实的表达出来,而不是引得别人对我们的需要很反感。
第四个:提出请求
请求,就是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有一个点你必须明白,这是请求不是命令。就像我们在课题分离中说的,提出请求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别人是否答应,这是别人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提出请求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他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惩罚,那我们提出的就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男朋友在后面能够心平气和的说:“我希望你能省吃俭用一些,这样我们可以用省下的钱做其他的事情。”女朋友如果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至少不会敌意相向,那事情就会缓和的多,也会好商量的多。
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我们既能分清楚什么是我的事,什么是你的事,同时还能促进彼此的合作。我们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这没错。可这并不妨碍我伸出手来,邀请你走进我、理解我、帮助我,如果你愿意。
我是徐建航,这是我写的第66篇文章,欢迎你加入007社群,七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七年之后一起去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