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点无用的事
《白说》
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在开始处,白老师讲了两个例子,一是在2014年11月的APEC会议上,普京送给总书记的一部手机,二是法国人度假。
普京送的手机
普京送的这部手机,看过细节之后,我有一些质疑,这玩意儿在中国能卖出去吗?这个手机是两面屏幕,一面跟咱们的普通手机一样,另一面跟Kindle一样,电子墨屏幕,可见它是为那些真正有读书需求的人准备的。
我也很诧异,自己为什么第一时间有那样的感觉,但了解到俄罗斯的人均阅读量在全世界排名那么前时我明白了,他们脑海中为什么诞生这样一个手机的创意。
如果我们设计两个屏幕的手机,宁可让它更加便利,更加色彩斑斓,也不会单单为了阅读而独占一块屏幕,根本没有市场。我国人均读书量不到5本,能静下来读书的真的不多,你是否愿意用你无聊的时间看看书呢?
法国人的度假
法国人一直像捍卫生命一样捍卫自己的度假时间。大家都知道,如果论创造力,法国是最好之一。法国人认为,法国之所以有创造力,跟夏天的休假紧密相关。每年,都有这样一个月,去到一个能保证安静的地方,给自己发呆的时间,回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了解生命。
生命不只是使用,还需要奖励
而我们对生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的口号是“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赚钱永远没够。
生在一个“爱拼才会赢”的国度里,有几个人愿意有那个闲工夫躺到苹果树下去?即便有人躺到了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完之后的反应也一定很“中国”。第一个,像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抱怨。此时此刻的中国最大的特质是抱怨,我们可以到任何一家餐馆去听,小三在抱怨正房,领导在抱怨下属,下属在抱怨老板,老板在抱怨体制,体制内在抱怨体制外……反正所有人都在抱怨,因为大家都觉得责任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每个人都在抱怨中把自己给择出去了。其实,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你进步了中国就进步了,但是中国人不会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被苹果砸到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骂骂咧咧的抱怨。接下来的可能就是立即给吃了,这是非常“中国”的处理方式。
我们总认为“闲逛”是没用的,我们讲究“直达”,工作、生活,都是功利地直奔目标,过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又有了智能手机,不要说闲逛,连无聊的机会都消失了。一闲下来,就拿起手机,看个微信,胡乱搜索点儿什么。
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中国人不做无用的事。然而什么是无用的事?什么是有用的事?与升官有关的,与发财有关的,与出名有关的,都算“有用”的。比如在高等学府里,现在的学子提的问题跟过去不一样,都有指向性和目的性,功利性极强:“我该怎么办?”“应该怎么选择?”“你直接告诉我一个答案?”
都不是卖大力丸的,治不了“急”病,只能说一些“慢道理”。但是现在的人觉得慢道理不叫道理,你必须给我开一剂药,吞下去立马要见效的。我估计只有一种药能达到这个效果,那就是剧毒的毒药。你只要吃下去,保证两分钟后啥事儿都没有了,你吃吗?所以,有用的药恐怕都需要时间。
那么我们该怎么重新去理解无用之大用?这个世界上昂贵的东西,往往是“无用”的,比如戒指。戒指有什么用?没用,但它非常贵。顶针有用,跟戒指长得差不多,却廉价得多。又比如服装,服装有什么用?保暖和遮羞。如果仅仅为了保暖和遮羞,随便去个小商品市场,一百元一身拿下。但是很多女士的一身服饰,一万元都拿不下,另外那九千九百元花在哪儿了?花在没有任何实际功能的用途上:牌子、感觉、样式。
现在应该提倡人们都去做些看似无用的事。 相比过去,现在的时间也算充裕,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更好的充电,以支撑起自己那些小小的愿望。白说创造力需要三个条件: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我想我可能现在只达到了“有一定的闲时间”,希望在做“无用”的中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