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

2019-01-01  本文已影响9人  lin秀

智者说过“少就是多”。,少能够让人活得更简单,能让人活得更通透。

少即是多

不知道是小的时候物质比较匮乏,还是因为这一个成长过程想要的太多,以至于现在工作之后的自己,总有一种买的欲望。在这一两个月里,碰上准备婚期,我心里的这种欲望被释放的比较彻底,刚好遇上需要的地方了,我一下子就买买买,想控制都控制不了。

最近一直也在想着自己的一些问题,同时边反思。想着这些问题时还会想着要怎么去买,这是一个多矛盾的过程,不单只是表面小矛盾,还有自己内心与实际行动的一种大矛盾。就是学习与实践之间的一种顽强的对抗,有一种思想在呼唤着自己,要好好的生活下去,不需要太多物质表面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不用太理会旁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用太注重物质表面上的东西;另一种说法就是不用担心,你现在做的都是你要继续去完成的事情,你的事情要自己好好的处理,否则以后会后悔。

在这两种思想的驱使下我想着各种各样的杂碎的事情,想着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到自己认为最好的,于是劳心劳力又劳肺去操劳去安排。另外一方面又有一个声音在说,控制好主要的,其他的都没有关系,不着急。

少即是多,到现在还没有办法真正实践。想象不出古时候圣人是怎样去控制好自己身心的欲望,然后做出圣贤的榜样的。从小就没有一个量多少的概念,平时煮饭做菜都做多,在买东西的时候总想以便宜的价格去买更多的东西……两个人吃的饭菜做到了四五个人,后面也是浪费;买的衣服质量不好,太多了,衣柜都塞不下了,穿也穿不到!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自己却仍然陷在里面,没有办法将自己释放出来。

现在的婚礼,在布置的过程中需要的东西也多,但在买买买时,也买多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那这个就是自己形成的性格做事风格吗?我怎样才能够让让自己有正常的思维去测定量的多少呢?

古人的智慧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当人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无法自拔时,他其实是不会满足的,他会越来越痛苦,他永远不知足。不知足的人就会很痛苦,他一直在往外去探索。相反知足常乐,会懂得控制的人,弄得住的人,会很快乐,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了,他已经很幸福了,不会再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往外求去享受当下的美好。

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的欲望会无限的被放大,特别是在自己拥有差不多的权利和经济能力的时候,但是又没有十足的财力去完成自己想要的物质条件时,更会变得很烦躁很痛苦,甚至会得种疾病,但不幸的是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没有办法不去想这些。前一阵子我好像就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自己一直很烦恼,晚上想的睡不着觉,白天想的精神恍惚,很不可思议吧,现在想起来又觉得有一些可笑。

什么从大学就开始学习圣贤文化,什么暑假还在去学习了暑期班,那为什么在面对这一些基本的事情还是显得这么孤苦无依,无法控制自己,学习与实践的鸿沟真的很大!!都说不知者无罪,自己学的东西这么多,却明知又犯了,这是痛苦的根源吧。愚者去做这些事情,他们自己心安理得,很快乐的很。懂得多的人,明知故犯,控制不了,以至于麻烦增添。

我想我的痛苦根源应该是在这里吧,知道的很多,却做得很少,懂得道理很多,自己却一直没有做好。要去找一个天平秤,把自己的最终行为迅速的冲出来,让思想与行动平衡吧,让自己安稳下来吧。

少就是多,让少去延展生命,更多的长线,不要让多去做爱生命的视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