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马里乌波尔
2022-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青山妩媚和Samuel
前晚朱老师和刘苏里、杨早二位老师在豆瓣读书上直播《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我登录的晚了一点,快结束的时候,刘苏里问了个问题,是这本书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意义,阅读这本书,寻亲的故事对现在的人有什么借鉴和必要类似这样,这时朱老师一把拿起话筒,掷地有声,“因为它随时随地会重演!”,我被这句话惊呆了,我的手机视频因为不是豆瓣APP,直接登录的链接,所以音像一直时断时续,这时闪过刘苏里会声大笑的表情和杨早有点惊愕的表情丰富的脸。
还是朱老师敢说啊,尽管三位老师对这本书的评价不一,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些普适价值是这些读书人们共有的,那就是人性、良知、同理心以及对待乌克兰这段强制劳工的认识。
这本书读过有几个月了,细节其实忘了,但是对这本书的观感还保留着,那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寻亲之路,有它的神奇,一个又一个的居然和不可置信,家史就这样被抽丝剥茧的一条一缕的建立起来,虽然仍然残缺。
三位老师还延伸到保留和写作家族记忆、家史的重要性,我相信群里很多人也看了这场直播了,并由此在群里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都一致认为,家族记忆、家族史特别值得去整理和书写。有一位老师很有见地,对她的观点我很认同:
无论传记还是自传,作为作者在写作时,应该成为观视者、倾听者和叙述者、批判者,避免成为参与者、介入者、抒情者、赞美者。做起来很不容易。
在当下,每一个人都有保留当前记忆,写作身边的故事的责任。
因为,人是善于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