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iOS程序猿iOS开发笔记

10.Block、Delegate、Notification、K

2018-03-06  本文已影响42人  Lee丶Way

PS:他们的定义我就不多赘述了,我就写一些我认为的干货吧

选择

优缺点

注意

当在Block中引用某个外部变量的时候,Block内部只会进行只读拷贝,这也就意味着,即便你在使用Block之前修改了那个外部变量的值,那么在你使用的Block里面它的值依旧是最开始的那个外部变量的值。如果想要同步外部变量的值,那么就需要在block内部引用变量时,在前面加上__block关键字。(使用__block,是将变量地址传给block,不使用则传递的是变量值给block)
block本身是像对象一样可以retain,和release。但是,block在创建的时候,它的内存是分配在栈(stack)上,而不是在堆(heap)上。他本身的作于域是属于创建时候的作用域,一旦在创建时候的作用域外面调用block将导致程序崩溃。(MRC和ARC 有区别)

在代理中调用方法的时候使用的是系统的子线程,因此,当使用Delegate进行UI操作的时候,必须调用GCD的主线程方法:
dispatch_async(dispatch_get_main_queue(), <^(void)block>),在block中写进行的UI操作代码。同时要防止强循环引用。

在通知的使用过程中Crash的原因很多情况都是注册观察者以后没有及时的注销观察者,当然这个情况在非ARC时代比较常见,但是这并不是说在现在的ARC时代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往往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追查,所以还是要养成及时注销的习惯。由于通知的使用极其简单,往往能够看到很多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滥用NSNoticationCenter的现象。导致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通知,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非常差,即便是使用了宏定义也不能完全避免这些问题。比如在Debug的时候,当存在多个Observe的时候,简直就是要人命的感觉,想死的心都有了。在这方面Block和Delegate比Notification强太多了

潜在的问题有可能出现在dealloc中对KVO的注销上。KVO的一种缺陷(其实不能称为缺陷,应该称为特性)是,当对同一个keypath进行两次removeObserver时会导致程序crash,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父类有一个kvo,父类在dealloc中remove了一次,子类又remove了一次的情况下。不要以为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当你封装framework开源给别人用或者多人协作开发时是有可能出现的,而且这种crash很难发现。不知道你发现没,目前的代码中context字段都是nil,那能否利用该字段来标识出到底kvo是superClass注册的,还是self注册的? 回答是可以的。我们可以分别在父类以及本类中定义各自的context字符串,比如在本类中定义context为@"ThisIsMyKVOContextNotSuper";然后在dealloc中remove observer时指定移除的自身添加的observer。这样iOS就能知道移除的是自己的kvo,而不是父类中的kvo,避免二次remove造成crash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