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心语品香书屋

在诗歌上飞舞,在书籍上起舞

2020-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煙花笑

【一】

最近我迷恋上了诗歌,是为了找寻在心里的那份温暖。

《无聊的日子在喧闹中起舞》

日子总在无聊中喧闹

但不知喧闹的是人的心

还是喧闹本身的矫情

当繁忙的时光从

人们身边走过

是否还会记起日子不会那么无聊

但闲暇下来的时候

除了看书和学习

这两件事情可做之外

其他的都是无聊之余

                【二】

温读《在别人的句子里》所感

今天下午读了《在别人的句子里》这本书,实在时令人费解。读到我不得不怀疑我的智商个理解力。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呀。毕竟这本书涉及到太多的作者名字和其代表性书籍,连其作品的部分解读和手法。比如其中,麦卡锡的很多小说也就是这样,给自己一个挑战,往最可怕的地方去想象,但即使走到了最深最黑暗的地方,他还是会很大度地跟自己认输,说仿佛若有火光。我是边读边做笔记,得读两遍才能够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意思。

在这里,我摘录了一些所做笔记的文字:

埃科说:文学里没有全然私人的东西;书会彼此聊天。

我迷恋那个印象变成文字的过程。——这句厄普代克你他妈引过。

大多数人都是别人。他们的想法是别人的意见,他们的人生是学样,他们的激情是一句引文

>> 这种放弃不是认输,而是认赢——说一句:今天就先被打动到这里。翻译在这一点上很像:六个月之后书出来,没有哪句话是不能改进的。“欲搜佳句恐春老。”

>> 叙述者说,每次他把自己过往的什么东西“借”给小说中的某个人物,那样东西就会在虚构的世界里“憔悴”,渐渐冷却,越来越给那个小说人物占去,不像是自己的了。

>> “简而言之,这就是在童年的安逸中我最钟爱的那些人和事,却只有等他们化作灰烬,或一弹穿心,我才认出他们来。”

>> 用整个灵魂去爱,剩余的交给命运,

>> 去爱,就是去记住;去记住,就是训练自己用一种怀旧的温情拥抱每个稍纵即逝的细节

>> 我告诉你:我现在有种无上的快乐。我的快乐是种挑战。……一个一个世纪会滚滚而逝,学校里的男孩会对着我们这些沧桑巨变直打哈欠;一切都会过去的,但我的快乐,亲爱的,我的快乐会留存,留在街灯潮湿的倒影中,留在小心拐进运河黑水的石阶上,留在起舞的恋人的笑意中,留在上帝用来慷慨围绕人类寂寞的一切之中。

>> 这似乎就是文学的意义,把日常物件照在未来那面更和蔼的镜子里,在这些琐细之物周围发现那些本来只能由遥远的后代体会的馥郁和温柔。

>> 这种为琐细之事而惊叹的能力——不管危险如何紧迫——这些灵性突然的离题之语,这种生命之书里的脚注,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正是在这种如孩童般的揣测中……我们知道这世界是好的。

>> 纳博科夫写作生涯的后半程,主题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疯狂和变态,而且大多无可否认是某种敏锐被生存的不可承受之重压得变了形。

>> 赋予《洛丽塔》任何预设的社会性的企图,都是错的。

>> 总是先要照他们的理想定制你的梦和渴望,在过程中让个人的复杂性作废,最后认出他们最强大的敌对势力:真实的人类反应。

>> 好奇是不服从最纯粹的一种形式。

>> 在残忍的世界里找寻美,执意去自由,去拒绝任何对想象力的制约,在认清“意识”的种种风险同时,称颂它是人类所能拥有的最好的东西

>> 纳博科夫的大部分句子入眼时还是要雾蒙蒙地重新聚焦,而且还是总让人担心那种精妙把控的浮夸感会不小心过了头。

>> 所以我确实不记恨纳博科夫把我哄睡的那么多明媚的下午,以及,至今,我要读出他的好,还得每句话读两遍。还有那些读了两遍依然觉得他聪明过头、得意过头的段落。这是某种快乐和清醒的代价。如果纳博科夫不是这样的,我们就没有纳博科夫了。

科马克·麦卡锡 CORMAC MCCARTHY

>> 读书从来不是读一本书本身。读书是我们回应一本书吸引在自己周围的那个场。

>> 经常即兴开小讲座,宣扬他的暗黑达尔文主义和一种癫狂的尼采超人幻想,他那些“战争就是上帝”、互相残杀是通往生命真谛唯一路径的论调,你一旦让自己投入到书的氛围中,发现还是很听得进去的。

>> 理想的读者期待这些杀戮会更让人沉迷,这样他才可以真情实感地投入进去,然后他从这场阅读中获得的回报才会在艺术上更深刻。

>> 群山如屠户的裹肉纸,在悠长的蓝色薄暮中都是尖锐的折角和阴影,视线不近不远可见干涸的湖床散发光泽,如月中雨海,鹿群在最后的暮光中被赶着往北而去,身后群狼与沙漠同色。

>> 因为艺术最喜欢提的要求,就是告诉你只从智识上承认某种“他者”体验存在是不够,还非要你在情感上经历它。

>> 麦卡锡的很多小说也就是这样,给自己一个挑战,往最可怕的地方去想象,但即使走到了最深最黑暗的地方,他还是会很大度地跟自己认输,说仿佛若有火光。

      【三】

最近我总在寻找着一种思维逻辑紧密性及专注力方面的书籍,帮助哟心中解开谜团。我因为对生活,时间和工作等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思考。

今天读的是胖子邓写的《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88)》,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惊喜。

Part 1 努力,但收效甚微?

因为这背后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因为努力,所以成就。但是仔细想想,「努力→走上人生巅峰」这个逻辑链条并没有这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容易实现。因为这中间恰恰很容易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中间变量———核心能力的提升。核心能力的提升,比盲目的努力更有效。

努力,仿佛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认为最踏实的一条成功之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某CEO全年无休打拼,终于在纳斯达克上市;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北京努力工作,一年之内连续两次涨薪。

>> 最终,陷入一种颇为讽刺的自我陶醉之中,却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努力的核心是专注。

究竟是什么事情困扰了你,消磨了你的专注力?

目标——任务太多,无法专注

能力——思维强度跟不上

心态——越焦虑,越走神

>究其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

没有人监督,所以无法坚持每周三次的锻炼;

工作聚餐无法保持健康的饮食;

根本没有指定相应的计划表;

没有时间去深入学习健身的动作和技巧;

总之,各种细枝末节都可能成为我们没有做到的理由。当我们处理生活其他问题时,同样也会面对着各式各样的诱惑和疑虑,这些因素最终使得我们没有办法真正提升自己。

不妨,在继续阅读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事情困扰了你,消磨了你的专注力?

Part 2 是什么消磨了你的专注力?

>> 制订一个完善的任务计划,选择适当的目标实现路径,是提升专注力、高效管理时间的重中之重。

细分任务

>> 一天能专注的总时间是多少?能持续专注,不间断的时间上限是多少?平均是多少?

>> 两个最基本的方法最有效:·时间记录法·番茄工作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

>> 记录时要注意的主要事项是:1)纯粹工作时间,是指你真正拿来工作的时间。

>> 2)一定记录精准

>> 3)选择适合自己的日程记录方式,而不要追求完美和完善。

>> 我们的初衷是,也应该是切切实实的自我提升,通过更多时间的工作和学习来充实自己,同时更好地提升效率,而不是为了账面上的好看,瞎填些虚的时间和工作记录来哄骗自己,这是没意义的。

番茄工作法

>> 因此,番茄工作法适合什么任务?容易拆分,且有明确目标和界定的任务,比如你背英语单词,可以用,但是你的目标是学习和总结别人的创作手法,可能番茄工作法就不太适合你。

列to do list

>> 从两个维度划分:紧急和重要。因此,两个维度将任务分为四大类:紧急且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 无论你决定使用什么方法,你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条,就是通过记录了解自己经常的时间花销,了解自己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分心,了解自己集中注意力的上限。当你了解了这些因素之后,你就能够在制订长期计划时更得心应手,而不至于特别离谱地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能力。

Part 4 思维能力提升:推理和类比

>> 在本书的开篇就已经讲到,专注力不单单是如何让自己坐在桌子前不去玩手机这样强制行为的能力,有效的专注,意味着我们真正吸收了知识,或者输出了有价值的信息,这其实上是要求强大的思维能力作为支撑。

4.1 推理:构建系统框架

>> 推理,是纵向的,通过推理,你能够深入探求一件事物的本质。

4.2 类比:建立普遍联系

>> 类比,是横向的,是建立一个专门知识和其他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

4.3 训练技巧一:向费曼学习

>> 几乎在学习事物的任何阶段,都需要保持输出,才能真正学好它,当你不需要有任何输出的时候,往往陷入一种「我就随便看看就好」的状态,长期这样的状态会让人在学习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专注,而只是按照任务「完成它」,这对于有效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没有任何帮助。

费曼学习法:如果我需要讲解给别人听,我会如何讲?

第一步:选择一个想要理解的概念

拿一张白纸,将这个概念的名称写在这张白纸的顶部。

第二步:想象你正要把这个概念教授给一名新生

写出这个概念的一个解释

第三步:如果你遇到问题,请原路返回

第四步:简化并建立类比

>费曼学习法:如果我需要讲解给别人听,我会如何讲?

第一步:选择一个概念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白纸,将这个概念的名称写在这张白纸的顶部。

第二步:想象你正要把这个概念教授给一名新生

写出这个概念的一个解释,就好像你正在把这个概念讲述给一个还没有理解该主题的人那样。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在你把一个你已经明白,或者你还没有明白的概念解释给自己过程中,你能够获得更好的理解,并且可以精准地定位那些你仍不知道的细节。

>> 写文章——如果你刚看过相关的论文,你能不能写一篇文献综述出来?如果你刚看完了一本小说,你能不能模仿作者的笔触写一个短篇?这些输出都是必要的,当你意识到自己需要在最后有这样输出的时候,你看东西的专注度也会自然上升,因为否则到最后你无话可说。

4.4 训练技巧二:运用金字塔原理

>> 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中心论点,从中心论点发散下来由3—4个次级论点支撑,次级论点又被再下一级的3—4个论点支撑,如金字塔一样衍生开去。

>> 如何训练构建金字塔的能力?在运用金字塔原理的时候,它涉及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界定问题然后分解,然后处理信息然后提炼。

4.5 训练技巧三:学会复盘

>>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回顾目标并和结果对比:回顾一件重大的决策中,你做了哪些事?和开始的目标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第二步,评估所做的事情:评估每件事的价值,到底哪一步是关键步骤?第三步,发掘规律,寻找共性:有哪些原则或者经验可以从中学到?有哪些其他的案例或者书籍对这样的决策有帮助?第四步,总结反思: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如果再面临这类问题,如何决策?

4.6 训练技巧四:养成反驳自己的习惯

>> 所谓反驳自己,就是每当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有了一个模糊的结论时,都习惯性地思考:「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

5.1 学习之前,充分积累「困惑感」

>> 困惑感是你真正想要学习一个东西的原动力,人类的一切知识本质上都起源于困惑。

Part 6 专注力保持:和大脑相处

>>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理性的,拥有自我意识,可以控制情绪的部分,也有一层原始的,负责我们基本生理需求和繁衍的情绪的大脑。保持长期的专注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协调两个大脑的相处。

6.1 情绪控制

>> 情绪的大脑是一个喜欢在上升期的时候过分自负,而在受挫的时候夸大失败的器官。

跨越焦虑:剖析、调整、激励

>> 分析你的焦虑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是解决焦虑的第一步。如果是因为任务无法完成而产生的焦虑,可以在以后的任务设定中采用这样的方法——同时设定两个模式:一个hard难度,一个easy难度。

6.2 选择控制

>> 长期保持专注力的要义就是,不要给自己出太多的选择题。选择太多,会让大脑无法正常工作,他会在选择与选择之间纠结,并认为自己的纠结是富有意义的。

兴趣选择:将好奇心转变为能力培养

>> 我们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可以按信息收集、处理和输出的能力划分为三类。

>> 多想一层,多挖掘一层

6.3 精力控制

>> 你需要考虑清楚,有哪些任务是更加消耗你的专注力的,按照消耗程度排序。

>> 但是注意到专注力的安排可能和你最初列To Do List里面,按照四象限的方法有所冲突。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进一步考虑你的任务。没有关系,你可以在每天之间调整任务,只要你的任务时间一致就好。

被打断怎么办?

>> 这种时候,请一定要养成使用书签和收藏夹的习惯。书签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记录下一些零碎的东西,防止被打断,并且多使用收藏的好处在于,可以帮你过滤大量你其实并不需要浪费时间在上面的知识。

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

>> 完成简单的工作,去做并不需要太多精力就能完成的工作

>> 扬长避短:利用场景优势

>> 多做回忆和整合的事情

>> 1.总结:最近24小时我做了什么?2.思考:有哪些关键的事项是值得注意的吗?3.复盘和优化:我都用了什么方法?我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得更加好吗?

Part 7 总结:专注力提升

>> 努力,并且选择高效的努力。所谓高效的努力,就是动用大脑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和输出知识,在有限的工作和学习时间中创造高价值,提升自我——这需要的正是专注力。

通过学习,我发现这本书所讲的有些内容,是我4年前在广州工作的时候分部经理有我给们做过培训课程,有讲到时间四象法则,当然了还有鱼骨图,PDCA循环法则、6W2H法、SMART原则、任务分解法(WBS)、二八法则、墨菲定律、刺猬理论等等。以前学的那些定律和法则也挺多的,只是现在也用不上多少了。

那时候我还经常向经理借书,请教问题。有《金字塔定律》,还有很多名人传记。

番茄工作法,我觉得不太适合我用。尝试用了好久,但最后实在行不通自然而然就被我弃用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