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日记:沟通中,让人害怕的不是愤怒的争吵,掐架,而是冷漠

2024-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风轻扬11

我写了《看李雪与小土两个大V“掐架”,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快感》公文,今天早上起床一看,后台爆了,很多人来留言。

我把这些留言看着一场大讨论,认同的、不认同的,骂我的,统统放出来,不删除任何一条发言。

心理同修芒果老师佩服我心理越来越强大,放出来,真热闹。

作为母亲,我们经常期望自己可以做到“温和而坚定”对待孩子。

其实不仅仅与孩子相处过程,生活处处都是修炼场。

在沟通中,说服、争吵、冷漠。

说服就是一个人说,一个人听。

争吵就是两个人都想说。

李雪与小土的“掐架”就是这样的。

李雪起先发起愤怒的“攻击”,小土随之群而攻之,双方发了一系列公文。

本来育儿就没有固定的模式,流程,每个人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

适合这个孩子的,未必适合哪个孩子。

就是世界著名心理大师的理论也是一样,背后有共性的认识,也有方法的不同。

我们教育孩子要有“批判型思维”,不要人云亦云。

大人之间的何尝不是呢?

我支持小土发文回应,爱与自由就是鼓励每个孩子每个母亲做自己。

在枪林弹雨️中,在强烈的愤怒释放中,可以更清楚“看见”自己。

李雪“看见”了粪坑,小土“看见”了恨妈。

大家的认知都在一个频道上。

而我看见了什么?

我看见了李雪咬牙切齿的愤怒,犀利,以及粉身碎骨的勇气;

我看见了小土觉得自己被误解的委屈、不甘,以及振臂呐喊的愤怒。

愤怒也是一种力量。

在两种力量的交锋中,无论是作为妈妈、女儿、还是也是母亲孩子的角色,围观者也收获了很多,我亦是。

比如,看到后台一会儿一个”momo”陌陌默默来攻击我虚假北大人设,蹭流量,便宜货……我都微笑地接住了。

还有留言,他站小土,李雪是个婊子。

我也接住了“你的留言已经说明了你”。

“Girl help girl”,上天已经剥夺了李雪做为一个母亲的可能性,勉强虚弱地活着,她已经竭尽全力。

有人攻击说,李雪她自己生不出孩子,她不是个妈妈。

而且还是女性粉丝留言。

我觉得这样留言不仅是“恶毒”,更是泼妇裹脚般的“病毒”。

现在都是二十一世纪了,人工智能机器人都可以代替人类了,还有人来攻击一个女性的是否可以生育。

这么多年,小土从一个普通小镇刷题家,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成为百万粉丝大V ,期间的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创业者。

多少妈妈梦寐以求想成为的角色,一手是家庭,一手是事业。

人无完能,数能完美。

我甚至梦见了有一天李雪与小土一起围坐喝茶,一起聊天讨论。

尽管现在看,这个女孩帮女孩的方式,有点让人接受不了。

我的看法,小土与李雪的认知不在一个高度,作为一个母亲,她真的需要心理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