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思考哲学与科学的统一——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最近的几本书都读的艰难,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好看的书,比如这本《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但即使如此,一点点啃下来,竟然不愿放下。
这本书的名气很大,早有耳闻,但其境界之艰深也是听说了的,怕看不下去,迟迟不敢开始。
骑着摩托车跨越美国大陆,会收获什么?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带着儿子一起上路,大概把在路上的旅程以及随时发生的哲学思考当成了一种疗愈。
于是,我们也就一边看风景一边体验斐德洛的思想。很难说哪一部分更吸引我。我喜欢看波西格用淡淡的笔调讲到在路上的经历,摩托车的种种状况,与儿子相处的情绪和细节。同时我也对斐德洛的追问,关于良质的思考和引发的辩论感到触动,反问自身。
正如毛姆说过的,任何一把剃刀自有其哲学。对摩托车的态度也体现着一种哲学,你看到摩托车的整体性,懂得它的内在逻辑,也就懂得如何维修。关键不是技术水平,而是态度,是对科技的态度,是如何处理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修理工只是机械地修理表面的问题,甚至会造成其他的问题?或者就像同行的约翰夫妇,关于车子的任何问题都交给修理厂?对科技冷淡疏离的态度使得他们没有投身其中,只想运用科技的成果,却不真正的关心这件事。
做任何事都是修行,波西格的这一哲学倒是和东方的修禅很相似。
“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
看看这段话,真是意味深长。
一路上伴随着横跨美洲的路程,爬山,露营,忍受疲惫和孤独,思想却始终在不断寻找,关于良质的一切。他用肖陶扩这种在野外教育集会中交流思想的方式来探寻哲学思考的答案。
于是,在路上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奔腾的灵魂,飞跃的思想。
不可否认,有些哲学问题太过深奥,关于认识世界的方式,主客体二元论,很容易让人晕头转向。
不如来问一个问题,科学与艺术的角度,真的是不可调和的吗?一个摩托车零件在物理学上的存在和功能真的与哲学与美不相干?理性与感性不能相容?
对此,波西格通过坚持思考,试图寻找良质的定义来回答。
或许中间有许多专业解读,不过最后关键的核心便是,他认为,“好”这种品质或者判断,其实每个人都有,良质这回事是先天存在,无法定义的。
这是不是一种内心确信,或者说是天性?一篇文章究竟是不是好,人们内心会有判断,无关文法修辞。只是很多时候,人被自以为是的观念蒙蔽住了。
很有意思。
最后他强调,重要的是态度,对科学的态度,对艺术的态度,哲学的态度。
科学本身没有善恶,是我们的态度运用它的方式造成了区别。
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一过程融入了波西格的旅程中,其中有痛苦的自省,有发现的快乐,有美好的风景,有艰难的相处,还有有精神压抑甚至分裂…
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在写自己。他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他因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
看完这本书,在波西格寻找身心和谐之旅的路结束时,似乎我也感到了精神的充实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