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社科

【史记成语(二十一)】敬则成,慢多败——反抗中的投机

2018-07-27  本文已影响104人  公子小眠
【史记成语(二十一)】敬则成,慢多败——反抗中的投机
[成语]:篝火狐鸣
[释义]:陈涉准备起义,夜里把火放在笼内,使之隐隐约约像磷火一样,同时还学狐叫。本为假托狐鬼之事以动众起义,后即用以比喻筹划起义。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胜吴广的振臂一呼,拉开了秦末各地义军反抗的序幕。曾经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迅速支离破碎,摇摇欲坠,陷入不可逆转的深渊。

        而陈胜也因为“秦失其道而陈涉发迹”而被太史公提到了和商汤、周武王、孔子具有某种共同点的程度,故而列入世家。当然《史记·陈涉世家》也成为了我国第一篇农民战争的历史文献。

        陈胜的轨迹,正应了荀子那句老话“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他就像是偶然变泰的暴发户,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历史的潮头刚一冲浪,就偏离了轨道,被波涛淹没。

        他留给我们三句后世挂在嘴边的经典言论“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第一句往往成为哥们义气的固定用语,更是成为中学毕业录上面的简便留言;第二句是各种自信主题演讲的必备名句,出现频率极高;第三句则多成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鼓吹口号,现在听来没什么,在千百年前等级森严的社会不啻于石破天惊,实在是振聋发聩。

        陈胜的三句话,暴露了自己不甘心为人佣耕,渴望富贵的野心;体现了自己不同于他人,对社会等级制度冲击的想法;更为最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做了最大程度的精神动员。

        陈胜的起义,既有“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的客观因素,也有陈胜吴广预谋已久的主观因素。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这番话足见他远超旁人的战略眼光。扶苏之死和楚秦之仇本就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这时候拿过来打旗号再方便不过。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则是用迷信手段收买人心的先河,汉末黄巾起义张角鼓吹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元末刘福通红巾军起义“休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简直就是篝火狐鸣和鱼腹丹书的两次翻版。

        所以,“天下苦秦久矣”的从众心理,加上大泽乡起义的突然发难,让陈胜成了当时反秦的旗帜,锋芒之盛,一时无两。

        陈胜如同一把就梭哈的赌徒,投机的成功突然翻身,不管之前如何面不改色心不跳,不管多少冷眼嘲讽,在闾左豪右的差异里终于找到了挺直腰杆的理由。

        然而,权势的迷梦没做多长时间。

        因为部将葛婴拥立楚王襄强的芥蒂,陈胜诛杀了葛婴;同时在秦朝名将章邯带着武装了的囚徒和奴隶的疯狂进攻下,陈胜的重要将领周文败亡。偏偏在如此危急的状况下,又发生了一件事: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

        部将擅自杀害主将,陈胜不仅没有为他的亲密战友吴广报仇,反而把兵权转手给了田臧,承认了这一荒唐的事实。然而,就是这位以吴广不懂兵法将其杀害的田臧,刚一带兵和秦军交手就被打败,自己也送了命。

        此后陈胜的部队就越打越少,被章邯带领的秦军追得身陷绝境,“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披坚执锐的首义豪杰,落得一个被自己车夫杀害的结局,前后不过半年多时间,令人慨叹。

      陈胜大气磅礴的人先之举,震动了一个时代,但稍有成就便立刻滑入轻慢和贪婪的泥潭。在六国遗族和部将离心的内忧里,在没落秦朝疯狂反击的外患下,陈胜依然在玩弄着虚图名分和为丛驱雀的把戏。

        那他的的成败就是可以预见的了。毕竟,篝火狐鸣的套路,不是永远管用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