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不知道摆什么好看?不如扔几块石头,讲到简单还美观
厚匠在之前的文章中讲到了用碎石铺院子地面的做法,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用碎石满铺地面,难免单调。因此,在局部做点装饰,比较种花种草,布水景还是很有必要。但是对于喜欢偷懒的朋友来说,这样的做法似乎也是有点麻烦。
那么还有没有再简单一点的做法呢?
厚匠找了一下资料,发现在碎石路面上扔几块石头,其实也挺好看。

这样的做法在日本叫“枯山水”。
本期厚匠带大家来看看日本的“枯山水”的做法↓↓↓
枯山水字面上的意思为“干枯的景观”或“干枯的山与水”,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枯山水并没有水景,其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现,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

在这样的庭院中,
我们见不到碧水细流,
只有白沙与石头的各种组合,

枯山水中的“山”常以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海、岛屿,还有云海、孤峰,小桥、流水。
从意境上看,
禅意石的简约和拙朴符合禅宗
“奇特返于平常,至味回归淡泊”的精神追求。
禅意石的雄浑见于平常之中,
宁静生于淡泊之时。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苏轼《送参寥师》诗句)



枯山水中的“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水,而是在沙子的表面画上纹路来表现水的流动。
“沙”在禅宗修行者的眼里是圣洁的,经过耙出纹理,可形成不同的象征意义。直线条可喻为静水,小波纹可喻为轻缓溪流,大波纹可喻为急流。人们利用他做出了流水的不同造型,创造出无水庭园枯溪的造型美。
京都龙安寺中的庭院布景↓↓↓



枯山水的文化内涵
枯山水常被认为是日本僧侣用于冥想的辅助工具,所以几乎不使用开花植物,这些静止不变的元素被认为具有使人宁静的效果。
在观赏者的直觉意象中,
宇宙万物均有可能凭借
禅意石的静和空得到原真的呈显,
从而使观赏者进入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忘我境界。
“明心见性之时,则不复追逐外境,
而回归精神故里,得大休歇,大自在。”



岩石的选择和布置要点
岩石则采用常用的花岗岩、片磨岩等有个性的石种,还有浅色系的沉淀性岩石,如石灰岩或火山岩等。
岩石的设计布局要经过反复推敲,一般设置多为单数,三五块岩石为一组,注重大小搭配,造型生动而富有整体韵律感。由于石块呈不规则状,铺设时要加强石块之间的呼应与协调,而与整个环境取得一致。

日本艺术讲究精致,追求内在涵义胜于外表,知道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日本独有的枯山水为何被誉为日本庭院艺术的最高峰了。
禅石的美,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禅石的美,离不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离不开安定平衡,和谐自然。离不开简朴流畅,寂静对称。在认识与认知中解读禅石,也是一种认识、认知再认识、再认知的悟道过程。
厚匠提供专业的装修资讯,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收藏&关注我们哦!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