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一年陪伴‖春秋五霸0909

2022-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如水阅读

公元前770年刚登上王位的周平王放弃被犬戎攻战的镐京,迁往东都洛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时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虽然还保留着分封格局,但周王室依然衰落,春秋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时代。

鲁氏《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多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36次,亡国52,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出击诸侯的列国有140多个,经过连年征战,到后来只剩下几个较大的诸侯国,,这些大国相互攻伐,争夺霸权,先后称霸的五个,称作“春秋五霸”。

齐桓公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成为国君的他,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再加上齐国临近渤海,有山海渔田之利,很快就强大起来,齐桓公采取管仲的建议,打出“尊王襄夷”的旗号,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在诸侯国中树立了信,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

公元前633年,强大的楚国向宋国发动战争,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下争取让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后有改善同曹、卫的关系,孤立楚国。晋文公于公元前632年迎战楚军,在城濮展开激战。

晋文公为报答在外逃亡时楚王的殷勤接待,曾许诺,“如果能回到晋国为君,日后交战,将退避三舍”。晋文公命令部队向后撤退90里后,楚军见晋俊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役,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与诸侯会盟,周天子册封晋文公为侯伯,并赐他黑红两色的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宋襄公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周襄王13年,宋、齐、楚三国国军相聚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爵位被楚、齐国军高,盟主非自己莫属,但是楚成王命令楚并将宋襄公拘押起来,然后指挥500乘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宋襄公被楚国抓走后又被放掉了,但他因为讲信用,仁义待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路被晋国阻挡,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称霸。

楚庄王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遏制停止北京,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变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固原,598年,楚庄王率军在河南郑州与晋国大战,打败晋军,中原个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