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能兴旺发达,多半有这三“宝”,一样也不能少
俗话说:“家有三宝,不富也旺。”
老百姓过日子,家就是咱们的天,是咱们行走世界的避风港。
一个家的好坏直接能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而家的好坏,又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说道: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如果去研究那些兴旺之家,不难发现,兴旺之家是有迹可循的。
而一个家能兴旺发达,多半有这三“宝”,一样也不能少。
01 和睦
弘一大师曾说过:
“一家人不和外人欺,邻里不和贼算计。”
可见一家人的和睦有多么重要,家人不团结,外人看到不仅会笑话,会轻视,甚至还会被小人欺负,给家庭招来不好的影响。
试想一个家,整日都是一团怨气,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指责,互相埋怨,一言不合还会大打出手,那该是什么一种景象?
家和才能万事兴,只有家庭成员和睦,大家在一团祥和的气氛下各自努力,家才能越来越好。
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大,情绪一上来又无处发泄,就将愤怒发泄到亲人身上。
时间一长,很多人就习惯了将和颜悦色给了外面的人,把肆无忌惮给了最亲近的人,总认为家人能够包容自己,但却不知道家人也需要温暖,语言的暴力只会将家人推得越来越远。
有句话说得好,“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假如一家人总是在戾气中,是很难做到同心,更别说让一个家兴旺发达了。
一家人嘛,能有多大的矛盾,吵起架来其实不过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言语是沟通的桥梁,也是化解矛盾的润滑剂,能促使家庭向良性发展。
无论家里是否富有,一家人总要有事一起商量,有话好好说。
家人相处需要彼此包容,互相理解,无伤大雅的细枝末节不放在心上。
大事商量,小事原谅,不争对错,不翻旧账,这才是一个家该有的样子。
当大家都把情绪关在门外,将笑容留给家人,相信一个家的福气会越来越多。
02 俭朴
有很多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话:“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不知道这句话害了多少人。
没错,钱确实是挣出来的,但同时也要节省,不能将老祖宗俭朴的好习惯给丢了。
有人稍微挣了一点钱就开始嘚瑟,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开始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甚至还有人会赌博,让原本并不丰厚的家底,很快就被掏空。
新闻上还常常报道那种中了彩票的人,没有几年的功夫就返贫的例子,他们非常好地印证了人一定要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墨子曾告诫我们:“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面对到手的财富,无论是自己辛勤劳作挣下的,还是被幸运垂青中彩票得来的偏财,我们都应该保持节俭,量力而出。
钱这个东西,说穿了,多了多花,少了少花,没了就去挣,切不可将100块钱当成10块钱去花,一旦大手大脚惯了,再想节俭可没那么容易了。
唐代诗人张籍也有一句告诫众人要俭朴的诗句: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个家族的振兴并非易事,但败家可以说一夜就会将万贯家财散尽。
将过多的欲望加以节制,可以控制因为过度消费给家庭带来的风险,然后一家人再朝着更好的生活努力,家不兴旺都很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4049/5c69cd34838dd430.jpg)
03 勤奋
诗圣杜甫曾写下“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的名句,来告诉世人,想要生活显贵,必须肯下勤劳读书的苦功夫。
杜甫其实小时候也常常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
可他爷爷明白要想有出息必须要苦读书的道理,所以对杜甫严加管教,让杜甫改掉了贪玩的毛病,从此发奋苦读,最终成为诗圣。
书要一页一页读,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世上可没有什么捷径,所有的行业大咖没有一个不是用勤劳换取成就。
假如一个人天资聪颖,但却非常懒惰,不愿意付出劳动,那他注定会一事无成。
一些看起来愚笨,不被人看好的人,却能在私下里默默蓄力,用汗水撬动财富,会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一鸣惊人。
曾国藩就是那种非常勤奋的人,背不会的书就反复去背,并身体力行地教育子孙后代要勤奋。
曾国藩还说过: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齐家治国,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良好的家风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只要子孙勤奋,就算是穷苦的家庭,也能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成为家族兴旺的根本。
所以说,只要一个家和睦、俭朴、勤奋,一定能兴旺发达,值得我们所有人慎思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