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在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里,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自童年时代起一直折磨他的恐惧感消失了。他无动于衷地听着冗长的指控,甚至没想到去展现自己刚刚获得的勇气。”——《百年孤独》
这里的他,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里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三代长子阿尔卡蒂奥。
在《百年孤独》这部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经典文学巨著中,马尔克斯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而家族的第三代是过渡的一代,是被忽视的一代。他们是父辈成就的牺牲品,最终都死于非命。阿尔卡蒂奥作为家族的第三代长子,在死之前曾是一个小型的权势者,也是人人讨厌的独裁者,最后的结局是被枪杀。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可怜可恨的阿尔卡蒂奥也曾有过平静。我想那一刻是他走出家族孤独,获得爱和幸福的时刻。“在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里,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自童年时代起一直折磨他的恐惧感消失了。他无动于衷地听着冗长的指控,甚至没想到去展现自己刚刚获得的勇气。”“他想着他的亲人,并无伤感,只是在严格盘点过往时发现,实际上自己是多么热爱那些曾经恨得最深的人。”
作为一名读者,我对书中人物不免会有探究的想法,并企图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东西。
就在阿尔卡蒂奥即将面临死亡时,我也跟他一样开始回顾他的一生,想弄明白他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他的童年,他的孤独,他的恐惧以及他的对权势的狂热。
加西亚·马尔克斯1、阿尔卡蒂奥孤独恐惧不安的童年
阿尔卡蒂奥为布恩迪亚家族第二代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与马孔多镇上的庇拉尔·特尔内拉所生。其实,他是一位私生子。在那个年代,私生子并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与更多的权益。从小生长在布恩迪亚家族的阿尔卡蒂奥,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世,但私生子的身份,一直困扰着他,令他无法自由自在地在家中与人交流和相处。
当阿尔卡蒂奥还是个孤独的孩子时,时常担惊受怕,他经历了失眠症的肆虐,见证了乌尔苏拉的实干热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疯癫、奥雷里亚诺的高深莫测以及阿玛兰妲与丽贝卡两人之间为争夺爱人而进行的殊死对抗与伤害。
奥雷里亚诺教他读写的时候 ,心里总想着别的事情,仿佛一个陌生人。奥雷里亚诺的衣服小了,就交由女仆改一下,给自己穿。阿尔卡蒂奥总是为过大的鞋子、改小的裤子,以及女人般的臀部而深陷苦恼,但这些根本无人察觉,也无人关心。他羡慕别人之间自由自在的交流,自己却跟别人无从谈起。
唯一给予过他关心的人是那个神秘而充满智慧的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梅尔基亚德斯给他念难以理解的手稿,教他银版照相技术。没有人会想到他曾在暗地里如何为梅尔基亚德斯的死哀哭,又以怎样的疯狂和徒劳研究梅尔基亚德斯留下的手稿,试图让他重返人间。
这些童年经历使得阿尔卡蒂奥从小心中就怀有深深的恐惧、极度缺乏安全感,也为他此后性格的形成以及成为小型权势者之后的所作所为埋下伏笔。
2、掌握权势的阿尔卡蒂奥,终被权势反噬
在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出门远征,到全国各地打游击时,阿尔卡蒂奥成为了马孔多的统治者,也变成了马孔多的独裁者。
因为阿尔卡蒂奥在童年时期缺少关注和安全感,所以当自己在学校里获得关注和尊敬时,当自己成为马孔多的统治者时,他从这些关注和权势中得到了非常强烈的安全感,令自己从苦涩的过往压抑中解脱了出来。
从这里,我看到小时候需要却得不到的东西,长大后会变着法从外界进行索取,缺什么越是渴望得到什么。这里也印证了老舍的那句“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从掌权的第一天起,阿尔卡蒂奥就显露出发号施令的嗜好:有时一天颁布四份公告,想到什么就立即执行什么;幽禁神甫,并以枪决相威胁,禁止弥撒;将跟他调笑打招呼的小号手,就地枪决,关押对此表示抗议的人;闯进当地居民家里,砸烂家具,殴打女眷,绑架男主人,并下令对其进行枪决,尽管这位被绑架的男主人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岳父。
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权势的迷恋,令他变成一位刚愎自用、人人讨厌的独裁者。
当战争形势危急,上校派人前来报信,让他放弃抵抗投降,以换取敌人保证他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诺言。阿尔卡蒂奥对此自然是绝不相信,即便报信人出具两项极具说服力且不容置疑的证明时,他依然选择我行我素,不顾他人安危。当他最后投降并被军事法庭判决枪决时,庭长说:“尽管业已证实的指控不足以构成宣判依据,然而被告人犯下了可怕的渎职罪行,导致其下属作出无谓的牺牲,仅此已足够被处以极刑。”
最终导致阿尔卡蒂奥走向死亡的是被权势绑架的头脑和被权势激发的狂热,而对关注和权势的痴迷,是因为小时候的孤独与恐惧,长大后和欲望搅拌在一起,变成了不受控制的野兽。
3、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何止是《百年孤独》中的阿尔卡蒂奥,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在寻觅童年所缺失的东西。很早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内心是很震惊的,觉得这句话总结概括地过于真实,也过于精辟。
我相信有过幸福童年的你会泯然一笑,心里在说“是的,我的一生都被童年所得到的充沛的爱和关注所滋养”,我也相信有过不幸童年经历的你,也许会安黯然神伤,心里在说:“是的,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好,自己没人疼爱,发出的需求信号没有得到回应或者正确的回应,导致自己现在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以及如何面对别人的爱”。
这些伴随着我们长大,根植在我们内心的童年经历,一直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因为从生理到心理,童年经验都是人的生命基础。儿童时期的感知是赤裸的,最初接收到什么,不管能不能理解,能不能记住,都会保留在潜意识里,成为经验的底色。这些信息,会一直影响他的性格和情感模式,在做人生抉择时不由自主地冒出来。
之后,人格会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建立了一套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人格的形成,具体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婴儿期的第一个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当婴儿哭或饿的时候,父母立刻出现,会让他建立敢于希望的性格特质。
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出了《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精彩作品,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到童年经历对他的影响。
老舍的父亲死于战争,婴儿时的老舍,差一点死在八国联军的刺刀下。他的基本生理需求,估计是没有什么回应的。可以说,老舍一出生,就有一抹凄凉的悲剧色彩。按俗话来说,真是苦命人。
老舍在他未能完成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中写到,少年时见过父亲的腰牌,上面有“面黄无须”几个字。这是他对父亲的唯一想象。老舍最善于刻画男性心理,但遇到描写父子关系,都显得有点儿乏力。 另外,很多研究者发现:老舍还总在回避浪漫爱情题材。这就要说到人在6-12岁的人格任务,在这个阶段,人会建立对生活的掌控感,反之,就形成自卑人格。
小说《正红旗下》里定大爷的原型叫刘寿绵,是北京有名的大财主。老舍说“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但有一件事,很可能形成了老舍的自卑——他爱上刘寿绵的女儿,也就是小说里提到的那个和他同年同月的女婴。家境相差这么悬殊,少年时的老舍当然不敢做非分之想,所以《正红旗下》写得娓娓道来,但并没有着笔写浪漫爱情。
老舍刘寿绵极为慷慨,也挥霍无度,他散尽了万贯家财,最后一贫如洗,全家都出家了。他后来成了北京有名的高僧宗月大师,他的那个女儿也一起出家做了尼姑。当其他人都在追求物质小目标时,他们已经发现物质不能解决人生困惑了。在这件事,给老舍这个自尊与自卑都特别强烈的少年,留下了终生伤痛。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即便小时候缺爱或者说原生家庭很糟糕,也不代表长大后,在情感心理方面就一定会出现问题。那些最终能够走出不幸童年的人是幸运且幸福的。
如果得不到家庭的爱,也许我们可以得到来自其他亲人或者师友等的关注与爱护。终其一生,我们总需要从某一个地方获得有益的滋养,我们的生命还是需要一座属于自己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