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鸟译Py呆鸟的Python数据分析

Python 面试时千万别这样命名函数,因为这个被淘汰可太不值了

2024-07-22  本文已影响0人  呆鸟的简书

在《11款常用的Python虚拟环境管理器》这篇文章中,我介绍了 Python 的虚拟环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自己动手尝试一下。

如果还没有,建议大家亲自安装试一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Python 虚拟环境管理器。

本篇文章我想给大家讲讲 Python 标识符命名的规范。

为什么要讲标识符命名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朋友的经历,大家就知道了。

我有位朋友,咱们就叫他小白哥吧。

小白哥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想转行做 Python 数据分析,自学了一段时间,就去面试了。

只不过,在头一次面试中他很快就被淘汰了。

为什么呢?请大家看下他写的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 读取 Excel 文件中的数据
wenjian = 'shuju.xlsx'
shuju = pd.read_excel(wenjian, sheet_name='Sheet1')

# 显示前五行数据
print(shuju.head())

# 处理缺失值
quchuqueshizhi = shuju.dropna()

# 显示处理后的数据
print(quchuqueshizhi.head())

咱也不多写了,就说面试官一看他那代码,把他给 pass 了。

小白哥还追着问面试官问为啥啊,我这 Pandas 用得挺好的呀,数据都出来了,也统计对了。

面试官笑了一下,告诉他,就冲你这命名方式,我就能看出你的进步空间还很大,继续努力吧,我看好你。

要知道,专业且规范的标识命名能体现出一位开发者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开发团队协作的重要基础。

如果连命名规范都做不好,在面试时可就会贻笑大方啦。

废话不多说,我尽量以最简洁清晰的方式,以给函数命名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 Python 中给标识符命名的路数应该是怎样的。

注:Python 代码风格指南(https://peps.python.org/pep-0008/),即 PEP 8,包含更多命名规范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标识符命名的一些基本规则

Python 的标识符包括变量、常量、函数、类、类的方法、类的属性等。标识符的命名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函数命名的一些基本规则

有效的函数名

无效命名

包含下划线的命名法

class UserInfo:
    def __init__(self, id_number, username):
        self.id_number = id_number
        self.username = username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
          f"{type(self).__name__}({self.id_number}, {self.username})"
        )

UserInfo 类中就包含了两个魔术方法。

Python 内置的魔术方法很多,以后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现在你只需要记住 dunder 命名法主要是用于 Python 内置的方法,自定义方法时应避免这种命名方式。

函数名要清晰易懂

代码清晰易懂是成熟开发者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才能起一个可读性强的函数名呢?

例如,要编写获取单词首字母的函数。

如果函数名如下例所示,则既难理解该函数的目的,也容易引起混淆。

def init(n):
    return " ".join(f"{i[0]}." for i in n.split())

initinitial 的简写形式, 即首字母的意思,但它也有初始化的意思。

如果使用简写形式,既容易与 __init__() 混淆,还可能会被误解为初始化。

因此,在起函数名时,尽量不要使用英文简写。

当然,更不要使用汉语拼音和单个字母

那这个名字应该怎么起好呢?我们在这里可以根据函数的功能 ~ “获取首字母”,起一个直观的名字。如 get_initials(),这个名字就很清晰了。

当然也可以加入参数名和介词,如 get_initials_from(fullname),这样是不是就更直观了?

大家不要害怕函数名太长会增加输入的负担,现代 IDE 都支持代码自动补全,可以帮你快速输入较长的名称。

但也不要矫枉过正,还是要避免给函数起过长的名字。这就需要你折中取舍了,不过不用担心,只要遵循本文的原则,你很快就会熟练起来的。

方法的命名惯例

方法(method)是什么?越是简单的名词越难以理解,我之前就搞不明白方法与函数的区别。

其实,方法和函数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它只是在类中定义的函数,约定俗成地把它叫作“方法”罢了。

因此,在命名方法时也要遵循函数的命名惯例,使用蛇形命名法,并应以动词或动词开头的多个单词命名。如 check_user_age()show_use_info()

如果要在类定义某个方法,但又不想将其作为类的接口,并且不需要调用类中的这个方法时,则可以在方法名称前添加单个下划线,如 _check_user_age()

这种方式不能阻止直接调用该方法,示例如下。

class UserInfo:
    def _check_user_age(self, age):
        return self.age >= age

在 REPL 中输入如下代码,可以发现返回的内容。

>>> from user_info import UserInfo
>>> user = UserInfo("Johnson", 50)
>>> user._check_user_age(25)
False

以下划线开头的 _check_user_age() 方法不会在 VSCode 等 IDE 的代码自动补全提示中显示。但像在 REPL 中一样,我们仍可以输入并调用该方法。

到这里基本上就讲完了函数名/方法名的命名规则了。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命名函数与命名其他标识符的异同之处。

函数与其他标识符命名规则的相同点

函数与其他标识符命名规则的不同点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下知识点。

总之,Python 标识符的命名很重要,既涉及代码可读性,也涉及开发团队的协作,大家一定要规范命名。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去关注Python学研大本营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