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散文文艺调频

每个华丽的人生背后,都少不了认真二字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10人  青心读书

1,

最近追了几集《老中医》,其中一个情节记忆尤深。

剧中,于运来一心想拜翁泉海为师,翁泉海却首先让于运来写字,见他字迹不甚工整,于是告诉他:"学中医有四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切脉,四季衣裳。知道为什么要把一手好字放在最前面吗?因为大凡名医都非常重视这个处方书写的工整。字,是一张方子的门面,是这位大夫文化底蕴,跟学识才华的外露。很多病家见医之前,都是先看你的方子,也就是看你的字,他们以此来揣度这位大夫,学术之深浅,医术之高低。"

于运来说,"可是先生,我觉得大夫能治好病就行了,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再说了,字写得再好,那要医不好病人,也不是好大夫呀!”

翁泉海回答,“此言差矣,一个中医的功底首先是看字。一手好字,能看出一个大夫的心境来。你看,一张药方,如果是一手好字,患者看了赏心悦目,他认为你是认真的。他会对你尊重,信任你。这时候,十分病,就去了一分。如果这个药方上的字呢,是龙飞凤舞,张牙舞爪,患者看不懂,你说他的心情能好吗?久而久之,他还会再来吗?那不来倒是小事,怕就怕因为字写得不好,让药师错配药,贻误人命。”

我也是看完方知,写字看似与行医关系不大,却是一个医者底蕴与态度的集中体现。剧中翁泉海的药方,字迹美观,纸张平整洁净。除此之外,他的衣着要么是长大褂,要么是西服,全都干净挺括,一丝不苟。仅这两样,便可知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也能让患者仅眼观便可寄托七八分的信任。

再看他的同行赵闽堂,同样是西装革履,但时常解开领子,敞着衣襟,与翁泉海一比,高下立现。论学识和医术,翁泉海之所以比赵闽堂高明,恐怕少不了这“认真”二字。翁泉海成为上海滩的名医,也是他把“认真”二字贯彻到底的必然结果。

对人认真,对事认真,是成就他的关键。

2,做什么,都马虎不得。

为何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许多小事,我们不知道它们的重要性,我们不放在眼里,觉得无关紧要,无伤大雅,我们过于得过且过。

认真的人,事事认真;不认真的人,事事不认真。

母亲是一个做事情不怎么认真的人。本只是农村家庭妇女,生活的中心除了田间地头,就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全家的茶米油盐。

常常很辛苦,于是一切都“凑合”起来。做饭,凑合着做,不管滋味如何,能吃饱就行。衣服随处乱放,反正也没人来家里参观。卫生有时间就打扫,没时间就算了。一辈子就在“凑合”中度过,一生就这样走。

凑合的生活,凑合着自己的人生,也凑合着一家人的人生。于是,家里的人都潦草的活着,不知“认真”为何物,不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生活。

比如我,会以为这件事马虎一下也无所谓,那件事也不必那么认真。总觉得到了关键时刻,我一定会认认真真。可是人生的关键时刻岂不在每一刻,在每一个你认真对待的瞬间?否则,即使真到了自己认为的关键时刻,又是否具有“认真”的能力呢?

有一个特别认真的朋友,写一个字是认真的,写一页字也是认真的。做一顿饭是认真的,做一年饭也是认真的。无论做什么,她总是做到自己最好的程度。认真对待一切,对她来说不需要做什么努力,只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早已刻进她的生命里。

反观自己一切的随意行为,我无法怪母亲,只能怪自己醒悟的太晚。可“只要开始,虽晚不迟”,一点点儿去克服自己的马虎,克服自己的惰性,克服自己的得过且过,总还是有希望的。

3,

知乎网友说,回忆中有闪光的日子,恰恰是那些认真的日子。

自己高中时代,刚脱离老师的严加管教,父母的谆谆教导,一下成了脱缰的野马,没有方向。每天,上课打盹睡觉,下课小说八卦,不知不觉荒废三年。如今回首,那里只是一片荒芜,野草丛生,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时间却是最珍贵的钻石,一旦失去,再也不能寻回。

大学毕业后考研,每天六点起床,学习到夜里11点。在闷热或冰冷的自习室里,或在挥汗如雨般背书,或在瑟瑟发抖中做题。累吗?累。苦吗?苦?可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没有无所事事,没有惶惶不安。

那些无比认真的日子,成了今后最值得骄傲的回忆。

4,

电影《阿甘正传》告诉我们,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选择什么,我们最终就是什么。每一个人,都不甘平凡,既不想随风飘荡,更不想堕入深渊。

但优秀,从来都是时时认真的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