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文社科摘星阁

楚汉争霸与布匿战争奠基的帝国底色

2018-06-10  本文已影响237人  世界历史六千年

时间:公元前200年前后

空间:中华中原和地中海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百分之百正确的论断并不能否定这样一个事实,历史主要是围绕英雄或伟人故事流传的,并因为有了英雄或伟人作为时间标记而鲜活、生动。亚历山大、秦始皇,汉尼拔、项羽,他们以自己的故事书写了历史。

自公元前338年随父出征,到公元前323年暴毙,在短短的十五年里,亚历山大大帝在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

从公元前236年派兵攻赵,到公元前221年灭掉燕国,在短短的十五年里,秦王嬴政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大秦帝国;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

他们的辉煌就是帝国的辉煌;他们短暂生命的终结也就是帝国短暂生命的终结。以至于希腊文明的古典时代结束时间被精准地定位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去的公元前336年。同样,公元前206年,被秦始皇寄予万世希望的大秦帝国,在相距始皇去世不足5年便成了历史的云烟。

然而两个伟人及其伟大帝国却为两个更伟大帝国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并且铺就了广阔的道路。

因为,如果不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瞬间衰落,罗马人的崛起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毕竟罗马军团学习的是马其顿方阵,更有亚历山大大帝那令人胆寒的身先士卒英勇。更重要的是从到科学技术,到民主政治,到横扫天下的军事艺术,短暂的亚历山大帝国为罗马人的崛起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同样,如果不是秦始皇的戛然殒去,如果不是同时有50万秦军远征岭南、30万大军远击匈奴导致的帝国内部空虚,恐怕根本没有人敢有揭竿而起的勇气。别说陈胜吴广的几百义兵,即便是项羽的8000子弟也只能在江东踯躅了;当然更不会有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了。更重要的是短暂的大秦帝国为中国人重新找回了大统一的思想,为大汉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正是由于两个短暂帝国的诞生和消亡,才有了罗马和大汉——两个新的帝国的开始,以及因他们诞生而闻名的公元前3世纪的两场战争,两场决定世界今天的战争——布匿战争与楚汉争霸。

罗马人和迦太基人都与希腊的海外移民有着一定的渊源。“布匿”只是罗马人对迦太基人的污称。罗马人把与迦太基人的战争称作布匿战争。布匿战争是从罗马人与迦太基人争夺对盛产粮食的西西里岛控制权开始的。迦太基是一个城邦国家;是由来自地中海东岸,擅长海上贸易的腓尼基人在北非的突尼斯建立起来的殖民城市。与当时同样也只是城邦的罗马人相比,迦太基人有着骄傲的历史。早在公元前8世纪——6世纪,迦太基人已经开始称霸西地中海了,并曾经与欲染指地中海西部的希腊人发生过多次冲突。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迦太基人与希腊人之间的争斗被与罗马人之间的战争所取代;当然,这个过程同样也是罗马人崛起并取代希腊人的过程。布匿战争爆发时的迦太基已经是一个强大海上帝国了。据说迦太基城比罗马城大三倍,居民有60多万。依仗当时西方世界的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拥有数百艘50支浆的巨型战船,那时的西地中海宛如迦太基人的内湖。以至于迦太基的海员曾傲慢地宣称“如果得不到我们的允许,罗马人想在大海里洗洗手都是不可能的。”对手是如此之强大,但战争是罗马人帝国之路上的必然选择。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虽然拉开了大秦帝国崩塌的序幕,但主角却逐渐被刘邦和项羽所取代;一场反抗强秦暴政的农民起义,也最终演变成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正面冲突。刘邦和项羽原本都是楚人,是现在江苏省得同乡;只不过一个是前秦小吏,一个是前楚国贵族;一个斩白蛇起身于长江以北,一个杀太守举反旗于长江以南。伴随着风起云涌的秦末大起义,两人都逐渐成为各路诸侯中的佼佼者。只不过无论威望还是势力,项羽都要比刘邦强大得多。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后,项羽已经事实上成为各路反秦势力的首领。

虽然乘秦军主力与项羽激战之际攻入了秦帝国的首都咸阳,但当项羽率40万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的时候,只有10万人马的刘邦还是明智地选择了屈服;亲赴“鸿门宴”,避免了一场眼见发生的血光之灾。鸿门宴后,志得意满的项羽以王中王的身份,裂土分封了18个诸侯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为遏制刘邦,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东)。同时,分别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为王,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区。从这点看,项羽的妇人之仁与小人之狠也注定了自己今后的命运。被逼无奈的刘邦只得采纳萧何建议,忍忿往汉中就国履职;途中烧毁所过栈道,一方面防止诸侯军偷袭,一方面假示自己无东向之意。自此,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争斗开始被一个全新的名词代替——楚汉争霸;只不过当时的局面是楚强汉弱。与罗马人面对的强大迦太基人相比,“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对于刘邦来说无疑是个更强大的对手。

布匿战争与楚汉争霸都源于弱者的首先出击。因为强者大半希望守成,而弱者却难以按捺称霸的野心。罗马人为称霸地中海,势在必行地对迦太基人的强势地位发起挑战。刘邦同样因为想要全取天下,于公元前206年出兵袭取关中,并将兵锋直指项羽的老窝——彭城。

但面对强大的对手,罗马人和刘邦最初却都屡尝败绩;一度只能苦苦支撑。虽然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人,但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却遭到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无数次沉重打击。其中坎尼之战使罗马人的精锐军队几乎被消灭殆尽,以至于不得不采取闭门休战的方法躲避;在此后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任由汉尼拔纵横意大利半岛。刘邦的处境同样好不到哪去。自公元前206年起,刘邦与项羽苦战了5年,大战小战100余次,次次刘邦都是项羽的手下败将;甚至连父亲、老婆和孩子都成了项羽的俘虏。

虽然强大的对手几乎就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胜利的天平却由于复杂的原因最终发生了倾斜。公元前202年的两场关键性战役,成为布匿战争与楚汉争霸的转折点。

在亚平宁半岛上屡遭败绩、已经无可奈何的罗马人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在坚壁清野防御汉尼拔的同时,3万罗马大军远征了汉尼拔的老巢——迦太基城,迫使迦太基当权者急招汉尼拔回国“救驾”。公元前202年,在决定布匿战争胜败的扎马战役中,劳师远归的汉尼拔最终被罗马人击败。迦太基人从此由昔日的霸主变身为藩属,直至迦太基城最终被罗马人夷为平地。

屡败屡战的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同样学会了迂回战术。一方面派大将韩信北上赵、魏、齐,攻城掠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一方面拉拢彭越、英布等其他诸侯孤立项羽。最终使得孤傲、霸气的项羽成了孤家寡人。公元前202年,在决定楚汉争霸胜败的垓下之战中,被韩信十面埋伏围困的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丧失了最后的斗志;在乌江边自了了惊天动地的一生。

布匿战争的胜利使古罗马共和国在成为地中海霸主的同时,登上了欧洲奴隶制帝国的巅峰。在充分吸收了古希腊文明的基础上,辉煌的罗马文化成为当今西方文明的基石。

楚汉争霸的胜利使刘邦能够建立大汉王朝,缔造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汉族;并且永久地给中华文明烙上了大汉文化的印记。

与两个伟大帝国同样名垂史册的是两个史诗般的悲剧人物——汉尼拔和项羽。两个曾经创造过无与伦比的辉煌,并试图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英雄。两个都只是因为一生中唯一兵败,而葬送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失败者。

虽然陈胜吴广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达了更多普通人的愿望,但不能否认在那个年代,贵族出身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成为英雄或伟人。亚历山大、秦始皇如此;汉尼拔和项羽也是如此。迦太基贵族的身份使汉尼拔能够在22岁便接替父亲成为迦太基远征军的统帅;楚国贵族的身份同样使项羽能够在24岁的时候与叔父项梁一起杀会稽太守,散财聚兵。

两位注定要成为英雄的贵族后代,从一出世便表现出过人的勇气和才能。汉尼拔掌军不久便完成了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征服,随即拉开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序幕。初出茅庐的项羽同样在雍丘之战中,取敌大将首级于万军之中,大败秦军。

此后两人更是以同样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方式书写自己的霸气十足的史诗。

公元前218年,汉尼拔以冻死摔伤近一半人马的代价,率军冒死翻越了被罗马人视作天堑的阿尔卑斯雪山,突然出现在惊恐万分的罗马人面前;并利用罗马人的轻敌,在特拉比亚战役中几乎全歼了前来应战的罗马军团。

公元前209年,项羽上演了同样但更具决心的一幕。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先是临阵擅杀了畏敌不前的主将,率领五万大军渡河主动出击;后又“破釜沉舟”表达死不回头的勇气;九战九胜,大败秦军三十余万;不但一战扭转天下局势,同时也决定了秦帝国灭亡的命运。其必杀之霸气迫使包括刘邦在内的那些原本只作壁上观的各路诸侯将领,只能“膝行”拜见,而且“莫敢仰视”。

这种视死如归的霸气几乎贯穿了两人此后的所有征战,并且不断创造着奇迹。

汉尼拔在公元前217年的特拉西梅诺湖战役中,率军强行穿越沼泽,跨过亚平宁山脉,全歼驻守的罗马弗拉米尼军团,并宣称:‘我并非来此与意大利人为敌,反之我是为了意大利人的自由而与罗马为敌’。在216年的坎尼战役中,汉尼拔更是依靠其举世闻名的新月形战术,大胆地以较少的兵力包围并击败了罗马军团的主力。整个古罗马共和国的近一半高级将领和元老院议员被杀或被俘,以至于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南部的联盟瓦解,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纷纷起义加入汉尼拔的阵营。

项羽在公元前205年,面对刘邦偷袭西楚首都彭城的五十六万联军,霸气地只亲率三万精兵回救。仅仅一个上午,便被斩杀刘邦所部10万余众;在逃跑途中又歼10万有余。刘邦自己只是由于突然骤起的沙尘才得以逃脱,而其父及妻吕雉却都被楚军俘虏了。其后大小百余战,刘邦只赢得了“屡败屡战”的英名。

但英雄之所以谓英雄或者说霸主,而没有能够成为真正的王者,都应了那句古话——英雄也有走麦城的时候。公元前202年,两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霸主都走了麦城。扎马会战和垓下之战分别成了汉尼拔和项羽的绝唱。

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逆历史潮流而动。当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希望统一能够带来和平的时候,项羽却在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了分封和割据;而且分封的不是自己的有功之臣,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使原本弱小的对手有机会通过割据发展壮大。刘邦则与之相反,在消灭项羽之后,把英布、彭越,乃至韩信等潜在的对手全部彻底消灭了。并且做了 “非刘姓不得封王”的规定,有力地维护大汉朝的稳定和国家统一。由此可见,项羽只能是个帅才,是个英雄。刘邦才是真正的王者。

汉尼拔失败的原因在于其在意大利半岛征战的本质是侵略。依靠掠夺财富的诱惑和非凡的战术指挥才能,汉尼拔在意大利半岛几乎战无不胜。但由于得不到迦太基上层得支持,汉尼拔的侵略战争只能依靠雇佣兵以战养战;从本质上决定了他的胜利不能持久,以及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当本土危机,汉尼拔只能是孤身回到迦太基参加并指挥那场最终导致他失败的战斗。他的那支战无不胜的雇佣兵队伍并没有追随他回到迦太基;要么是汉尼拔过于自信,要么是雇佣兵们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选择,或者两者都有。

面对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项羽选择了自刎乌江;不甘失败的汉尼拔选择了流亡,但最终还是被迫服毒自尽。

当罗马帝国和大汉帝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丰碑,两个曾经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只能留下慷慨悲歌被后人永远传唱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喜欢”,帮助本人成为简书签约作者,如果能关注更好!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