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得到”的启发
以下摘自“得到”,部分删减、修改
廉思教授的《思行者》这本书,里面有一段有趣的洞察。
关于年轻人的成长,我们一般称之为叫“社会化”。但是廉思教授说有两种社会化,一种叫“生产型社会化”,另一种叫“教育型社会化”。就是说一个人从小长大成人、适应社会,过去主要是在生产活动中完成的,而今天主要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的。这样至少会产生几种情况:
1.不能适应职场的规则。
职场采用的一般是以目标和任务导向的思维,“教育型社会化”成长起来的同志习惯按照应对考试的逻辑来应对职场,即采用个人评价的思维,比较难切换到目标任务导向的思维。
比如,你说他某件事没有做好,不少同志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对我的指责,全部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自己的感受和评价上去了。他们很难切换注意力到目标本身。
这是长期的教育社会化的结果。因为教育时代,时间是分割成一个个学期,一场场考试和评价,而不是一个绵延的个人成长的连续台阶。
2.学校教育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会影响年轻人介入真实生活。比如,**公司有一个实习生,天天缠着老师问:我采访一下你,你是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这是置身事外者才会有的问题。学生经常会问出,怎么背单词这样的问题。答案只能是一个:你倒是背啊!所谓“躬身入局”。
3.由于受教育期延长,青年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更长,而进入主要与成年人交往的阶段更晚。青年人在同一年龄群体中共同性不断增多,父母、单位领导等成年人的影响相对减弱,同辈群体(Peer Group)的影响逐渐增强,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去形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而取代了自动追随成年一代价值观的传统成长路径。
而早年的社会不是这样的。人是怎么长大的?一定是跟年龄大的人在一起混、混大的。比如,蒙氏幼儿园的理念就是要混龄,3岁的孩子和5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渐渐地心智就开始成熟。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我小时候在巷子里,4、5岁的时候跟7、8岁的孩子在一起混,到学校里跟青年教师一起混,他们的心智比我成熟、学问比我大,我也变成熟了。这是一个很朴素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