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等死?抑或让人生不留遗憾---《遗愿清单》观影感

2017-02-23  本文已影响53人  陇西读书与写作

1、等等看?再过段时间?再说吧?等忙过这段时间?这些字眼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对待理想的“常规模式”,我们似乎总有一大把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唯独我们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理想。

人到中年,回顾走过的人生路,感觉我的人生充满了遗憾。曾经,我也是一个有理想的少年,曾经,我也想成为这个家,那个家。但是,岁月无情,将我的理想辗压成泥,随风而逝,再也无法在心中泛起一点涟漪,曾经的激情成了熄灭的篝火,只剩下冰冷的灰烬。却不曾保有曾经的一丝温度。

人生漫漫,余生亦长,难道此生就要如此结束?难道整个人生就要在无尽的悔恨中度过?相信这是一个很多人到中年的人经常会面对的问题。有人说,折腾了半辈子,也没见出什么成就,还折腾什么?半截身子都埋到黄土地里的人了,就不要再做无谓的折腾了吧。毕竟,这个世界是年青人的世界,你再不舍,再留恋又有何用呢?有人说,一切随缘吧,过了半辈子,我也看透了,不惑了,对一切身外之物不再执着,也不再痴迷,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也无妨,人生嘛,就是那么回事,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是,又有人说话了,人生不就是来折腾的吗?如果不折腾了,那不就代表这个人已经死了,只是没有埋而已了。有什么好纠结的,难道你还想将你的理想留到下辈子去奋斗?难道这辈子都不想再奋斗的理想,你下辈子还会记得?人生不就是一个过程吗,人生最重要的不就是在路上吗?奋斗了,就值了,没有必要去纠结时间够不够?会不会成功?至于世俗的眼光,更不是阻碍理想者奋斗的理由。


2、《遗愿清单》讲的就是如何对待理想的态度的故事。同病房的两个绝症病人爱德华与卡特,爱德华是这家全国最大的连锁医院的老板,亿万富豪。卡特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汽车维修工。经过确诊,他们两个人都处于癌症晚期,活着的时间都只有几个月了。面对余下的几个月时间,他们应该如何度过呢?

爱德华虽然是亿万富豪,但由于他经历了三次婚姻,而且,他一直认为他的妻女都只盯着他的钱,所以家庭生活并不幸福,当他生病住院时,并没有人来探访他,也无人来陪伴他。虽然每天在病房吃的是嘉肴美馔,喝的是昂贵的麝香猫咖啡,但他内心感觉很失落。卡特在住院期间,他的老婆孩子经常来看他,虽然没有亿万身家,但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尤其是在这种绝望的时刻,这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

但无论是爱德华,还是卡特,都面临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的问题。一天,卡特在一张纸上无聊地写着,写着写着,又将纸扔进了垃圾桶里,但没有扔好,扔在了地面上,被爱德华拾了起来,原来,这上面写满了卡特的一些心愿,自他少年时起的没有实现的心愿。经过爱德华的不断追问,卡特终于说出了他的心事,原来,他年青时,在上哲学课时,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每个人写下自己的心愿,再在人生中去努力实现,而他当时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历史老师,但迫于生活压力,他做了一名汽车维修技师。而为了抚养子女,供养家庭,他曾经有过的一个又一个的理想,都变成了空想。他心里有一些不甘心,他从来没想到上帝这么快就给他下了死亡通知书。

爱德华认为这个想法很好,他认为应该马上行动起来,趁着还有几个月的生命,好好去实现一下自己的理想。卡特刚开始还有顾虑,他习惯于将理想放在心里,这是他这么多年被生活重压所养成的心理习惯。理想,现实,就像两个极端,似乎永远也无法兼顾,无法调和,选择了理想,就无法顾及现实;选择了现实,就无法顾及理想。这似乎是一个人生悖论,很多人都无法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要么被现实生活压垮,要么被理想耗尽。就像那句网络语所说的那样:“如果我的双手抱着你,我就无法搬砖,无法搬砖,我们的生活就没有着落;如果我的双手搬砖,我就无法抱你,无法抱你,你就会抱怨我不再爱你。”真是,此事古难全,但愿无选择,人生无痛苦。

在爱德华的劝说下,卡特接受了爱德华的观点,他决定与爱德华一起,利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去实现自己的心愿,不让人生留遗憾。于是,他们一起讨论,共同商量心愿清单上应该有哪些项目,比如说尝试高空跳伞、赛车飙车、海底深潜、攀登神山、大笑到流泪、欣赏最壮丽的风景、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去埃及看金字塔、纹身、猎狮,等等。面对这个疯狂的决定,卡特身为护士的妻子不同意,认为他们疯了,卡特跟妻子大吵了一架,坚持要去实现自己的心愿,他认为他为家庭付出的够多了,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次了。

于是,两个被判“死刑”的人开始了他们最后的疯狂之旅。一路上,精彩不断,刺激不断,他们穿梭在世界各地,一项一项地实现着自己的心愿。在埃及开罗金字塔前面,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爱德华向卡特讲述了自己内心最大的遗憾,那就是他与女儿的关系破裂了,原因是因为女儿嫁了一个有家暴行为的丈夫,而女儿的这个丈夫当时并不被爱德华看好,但女儿不管爱德华的反对而结婚了,婚后,经常遭到丈夫的殴打,有一次,女儿向爱德华哭诉丈夫对她的家暴。爱女心切的爱德华采用了极端的方式,雇佣黑社会势力让他的女婿消失了。这成了父女之间关系破裂的导火索。爱德华虽然一直不愿意承认家庭的重要性,但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家庭永远是他最珍视的部分。

此外,他们还谈论到了信仰,卡特坚持认为人必须有信仰,他认为信仰是他做一切事情的前提,是他做人的基础。而爱德华却不相信信仰,他只相信自己。在他看来:“(你以为)我会相信只要仰望天空,许下诺言,上帝就会帮我解决一切这种事吗?不,我不信。”在他看来,没有任何条款能够束缚他,在他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对错,只有利益。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对比。有信仰的人,会自己给自己设定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在他的世界里,整个世界都被分割得整整齐齐,哪些是活动区,哪些是禁忌区,都标得清清楚楚。给人的感觉是有条理但缺少变通。而没有信仰的人,他不会给自己设定条框,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利弊,有利则行,无利则止,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底限,永远不知道他会出什么牌。在这方面,我比较推崇简化,信仰是要有的,但条条框框太多的话,人就被分割得千疮百孔了,规矩太多是会绑住人的手脚的,让人无法正常的行动了。当然,一个人没有信仰,没有道德底线,也会让人没有安全感,让人无法相信你、认同你,会使他人造成信任缺失,无形中增加了与他人的沟通成本。

当他们两人赶往珠穆朗玛峰时,恰好大雪封山,因天气原因无法登上顶峰,这让一直渴望能够登上心目中的神山的卡特很失望。当他们在香港停留时,爱德华给卡特安排了一场艳遇,这让深受妻子的卡特无法接受,突然之间,卡特思念起了他的家庭,他决定中止旅行,返回家里。

回家前,卡特想着应该为爱德华做点什么,来回报他对自己实现心愿的资助。他想起了爱德华内心的遗憾,于是,他联系到了爱德华的女儿,化解了爱德华女儿与父亲之间的隔阂,并安排爱德华的助手将车直接开到爱德华女儿家门前。哪知,卡特的好心激怒了爱德华,他认为他只是讲了一个内心的故事给卡特听,而并不是邀请他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坚持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不像普通人那样需要家庭,不需要家人陪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于是,两人不欢而散,爱德华没有进女儿家里,直接开车回到自己家里,孤独地吃着泡面。卡特回家受到了家人的热烈欢迎,全家人聚在一起就餐的温馨画面与爱德华孤独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刻,让人开始怀疑金钱的魅力。

没多久,卡特就不行了,当卡特被推进手术室时,却再也没有活着出来。哪怕爱德华为他安排了最好的医生。在卡特的葬礼上,从不参加追悼会的爱德华出席了卡特的葬礼,并发表了饱含深情的演说。

后来,爱德华终于与他的女儿和解了,从爱德华颤抖着走进女儿家里时,他的颤抖真实地出卖了内心的真挚情感,正是因为他最为珍视家庭,珍视与女儿的亲情,才使他一直害怕被拒绝,金钱即使再多,毕竟也无法温暖人心。他亲吻了他的外孙女,在他心目中,他的外孙女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他郑重地从《遗愿清单》上划掉了“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这一项。

爱德华死后,他的助手将他的骨灰与卡特的骨灰一起,埋葬在珠穆朗玛峰顶上。卡特生前没有实现的心愿,终于在死后实现了。至此,他的心愿全部实现,人生再无遗憾。


3、设立人生理想,从来都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但又有多少人能够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理想,实实在在地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呢?

很多人的理想,就像随风吹落的花朵,零落成泥再也见不到了。又或者像那儿时的照片,重新翻阅时能够记起有那么一点印象,但只剩岁月的灰烬,却不曾保有曾经的一丝温度。

回头再好好想想,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曾经设立过多少理想,树立过多少目标。曾经的我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只可惜,俱往矣,所有雄心壮志均被雨打风吹去。

正所谓,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而世上原本就是无志者常有,有志者难觅。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每一个理想背后,都有一个纠结的灵魂;而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一个不纠结的心!

停止纠结吧,立刻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愿每个人都有理想,愿理想都能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