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Feelings》 (一)
首先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喜欢,甚至我根本没想到会有人私信问我什么时候更文,而且还不止一个,鞠躬。
其次《Beyond Feelings》需要重新来过啦,实体书到了之后我发现和我网络上买的差很多,顺序不一样,网络版还有很多大段的删减,所以我决定重新阅读和写读书的感受。同时为了避免大家每次都需要向下滑很长才能看最新的部分,我就分开发布啦,大家按照序号来看就可以了。
最后,我不再抄写了,因为实在是时间有限,但是我会把看过的章节以及笔记拍照上传,如果这样做涉嫌侵权之类的请大家告诉我,我会立即删除的。翻译大多为意译,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至于更新时间还是不能向大家保证,请大家多多原谅,因为我现在的工作时间确实是朝七晚十二,经常忙的连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这也是我需要反思的地方。
好啦,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Chapter 1 Who are you ?
梗概:
一 你是谁
当别人问你“你是谁”的时候,你很容易回答你的姓名性别爱好工作之类,但当别人问“你是如何成为今天的你”的时候,你的回答可能是:因为我自己选择了成为现在的自己,我的喜好和性格让我选择成为现在的自己。 这个答案听起来再自然不过了,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对的。但是再向更深一层思考,这个回答不对,因为世界对我们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原文是realize意识到,但是我总觉得这里翻译成想象更贴切)。
时间和地点的影响
你不只是万千物种中特殊的一员,更是处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特殊的时刻。现在的生活和三十年前,公元1500年甚至公元前1000年都完全不同。世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学习,工作,生活在变化,所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断变化。
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你住在一个大城市,你会比住在农村的人见到更多奇特或古怪的事,一个在纽约住了18年的人去农村会学习到很多不一样的经验。如果你是美国人,你可能更喜欢足球篮球,如果你是亚洲人,你可能乒乓球更好等等。
你的家人对你的影响也很大,他们的喜好,信仰,习惯,为人处事的方式都会影响你很多。当然了,你肯定也会有一些与父母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不论你接受还是拒绝父母想要教给你的东西,他们的观点都会贯穿你的整个成长过程。不同地域的父母的教育是不同的,假如换一片土地,你很可能不会是同一个你。
文化的影响
在100年前,家长和老师是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显著的,甚至有时候是唯一的。然而,现在有很多其他途径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报纸,电视,网络。根据18岁青少年行为研究显示,他们每花11000小时学习的同时,就会花22000小时看电视,他们可能花13000小时做作业,但是会花超过75000小时看商业广告。大量的广告充斥我们的生活,对我们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商业广告不断的轰炸我们的大脑,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冲动消费,并且轻信这些广告。广告也经常描绘这样的情景:享受比工作更令人愉快,自我满足比自我约束更可取,唯物主义比唯心主义更有意义。
电视用频繁的场景转换和有吸引力的场景来维持用户逐渐减少的注意力,比如撞车,暴力,xing等等。那些作者们分析哪一个节目分别能吸引多少注意力,我发现平均每一小时内容换78次,近似每15分钟换17次,也就是说我接受了17次商业广告的轰炸。
很多人都希望在学校或者工作地都可以提供这种不间断的激动人心的电视节目,当然了,这是不可能的。可是人们已经慢慢的花更少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很多出版者都开始更换娱乐界名流写的更便宜的书籍。
甚至当出版社出版严肃书籍时,他们的促销信息写的更短,更引人注目,书籍的价格更精确。一个教演讲的教练对一位顾客说:如果我问你用低价买一个东西是好还是坏,你不应该回答“哦,这很令人激动但是这个东西可能成为负担”.你需要回答“这是个好主意”或者“这是个坏主意”。(作者注:这里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而不是模棱两可的答案,因为这是在考察你的注意力。)
同时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很多都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哗众取宠,他们更愿意报道更有娱乐性的内容而不是我们本应该知道的事实。
甚至很多经常出现的词汇都是人为控制的,比如说“信任”,“家庭”,“性格”,“价值”等等。比如James Carville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六次“private lives”,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可以说服其他人相信他们隐藏在誓言下的谎言。
这么多的内容,只是第一章的一半,可见之前的网络版有多坑了,哈哈。也许是我翻译的问题,有的地方上下文连接的不那么通顺,很多地方我反复读了许多遍才弄懂了大概意思,其他读过的人欢迎多多指教。
1.不同地域的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这个我想不用多说了吧,在现在这个大趋势下,大家都懂得资源分配的不均,地理位置的优劣甚至能决定人的一辈子。在这里并不想要怨天尤人,而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过去,原谅同样不容易的长辈。或许有些人的经历让你们选择不原谅,但是请善待自己。
我出生在农村,爷爷辈就是种地的,很小的时候甚至有过向爸爸要5毛钱买雪糕,爸爸都拿不出来的情况。后来父母出去闯荡,我也做过几年留守儿童,还好外婆对我特别好,所以童年是撒着丫子快乐长大的。后来随父母到三线城市,还记得第一次去大超市里吹着空调的舒爽。正是小时候有这种变化很大的经历,我对离开家乡,远走他乡没有任何路途遥远的纠结。也是因为父母的奋斗给我们家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一直是那种喜欢再努力一些,而不是差不多就行的人。、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真的建议所有一直待在一个地方的人出来看看,世界真的很大很有趣。
2.父母和文化的影响
我觉得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很小时候形成的性格,价值观,长大后再去通过社会改变比较难,不是不可以,而是你十多年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让你不自觉的做了很多选择。
还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一条微博,大概意思说:
从小父母和睦,上一个普通的学校,娶或嫁给一个普通人安稳的过一辈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下面很多人的留言都是第一条就不符合,说实话我还是有些震惊的。可能是我家庭比较幸福,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关注过别人父母是不是离婚之类,甚至小学总在一起玩的一个同学我一年之后才知道他是孤儿。家庭和睦的孩子和被暴力侵蚀的孩子的内心肯定会不一样吧(给你们一个拥抱)。
另外,我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在学生时代,考试成绩大过天的那些年。
我高中回东北时,数学老师就是那种只喜欢成绩好的同学。我本来成绩还算可以,中上游,但是那时候刚刚转学回去,无论是课程还是心理都特别不适应,每次数学都考的很差,他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贬低我,不是几天一次,而是每次上课都明着暗着讽刺我,说我拉低了平均分之类的。因为他的批评我变得特别自卑,甚至中间差点逃学去当兵。现在想来,我那时候是有点抑郁的,偶尔想起那个阶段还是觉得挺黑暗的,就是那种人生无望,跌落谷底的感觉。还好只一年多就毕业了,虽然没考上特别好的大学,但是总算心理没受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很大,而且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谁一结婚了大家就说又相信爱情了,谁一离婚了大家就说再也不信爱情了之类。以前我也总跟风,今天我想强调的是“注意力”,这也是李笑来老师讲过的,我深感受用的东西。
各大平台需要流量,所以他们需要噱头越惊人越好,可是现在回想一下,一个月,三个月之前的八卦你还记得吗,即便是记得了,还有谁把他当话题呢。所以,当时你刷到底的微博,参与的讨论,消耗的时间和注意力,到现在没有转化成任何有用的东西。而部分其他人,那些比你有钱比你漂亮还比你努力的人,那些没你漂亮没你有钱还比你努力的人,他们用这些时间和注意力去看书,学习,加班,以求博一个更好的未来。
自从我深刻领悟到了注意力的重要性之后,我一个月刷热门的次数不超过五次。刚开始我也管不住自己,总有时候甚至是无意识的打开,当我意识到自己在刷微博的时候已经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后来我开始记录刷微博的次数和时间,每天都记,强迫自己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注意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后来慢慢就戒掉了刷微博。这个方法或许大家可以试一下。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我会努力更新的,哈哈。
下面是原版书的照片哦,真的是漂洋过海200多块来的呢,哈哈
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