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国西北旅程美食

我去了西北,那里的羊肉并没有老家的好吃(1)

2018-05-23  本文已影响140人  独步远山
黄河细带,宁夏平原

      我是怀着能品尝到全国最好吃的羊肉去西北的。去的前几天正好在纪录片频道看到了对宁夏羊肉的介绍,说的是宁夏的羊因为在荒芜贫瘠的六盘山、贺兰山上吃草,因为需要长时间登山运动,所以肉质会比较好,有一股冠绝全国的特别的味道,但显然纪录片也是会骗人的,就像那个在自家后花园拍摄关于野人纪录片的故事那样,他们可以赶几只羊到山上去摆拍,接着画面一切到一大块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杀好煮熟切块流汁的羊肉身上,惹得我垂涎欲滴。于是小白帽宰羊煮肉烤串的画面就在我脑海中沉淀下来,我来到了银川。


      这里最好的其实是滩羊,养在黄河滩上的羊。银川位于河套平原西部(西套),这里西临贺兰,北依阴山,东面和南面都是黄河,曾经做过西夏的首都,叫做兴庆府,成吉思汗在这里中毒箭死了,也算座历史名城。银川的黄河很窄,水流平缓,在这里它自南向北流淌,穿过草原,到了阴山脚下又往东而去。黄引工程肥沃了银川平原,我知道想象中的羊儿悠闲地在黄河滩上吃草的情景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建了很多畜栏,把羊圈在里头,吃草,吃秸秆,也吃粮。


        鼓楼边上的老毛手抓听说是银川城里有名的老店,于是我饿着肚子点了一斤手抓羊肉,羊杂碎,面片,八宝茶,还有那个油炸的金黄的叫啥忘了,先吃了几块手抓,肥夹瘦味道倒是不错,还嫩,可是腻啊,是真的腻,后面面片和杂碎端上来,卧槽真大,放南方这是三四个人的量吧,我一个人吃.........看着巨大的碗和盆,我的胃又饱了几分,硬着头皮吃了大半面片和杂碎,喝了三大碗茶,只能把剩下的打包了。面片,杂碎味道一般,八宝茶确实好喝。

那一晚吃的腻死了

      我回到了浮游青年旅舍,让前台把我打包的放进冰箱(直到我离开银川都没去碰它们)。关于浮游,这是家好店,首先名字不错,跟赵雷的一首歌同名,这也是我住那儿的主要原因。然后呢位置不错,位于市中心,紧靠着鼓楼公园,也算在景点边上。店里装潢布置也有特色,很有那啥气息。最后,这家青旅会组团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可惜我去的时候是冬季,它不开团啊。当时店里住了三位旅客,两个是来出差的,一个跟我一样是来旅行的。

位于二楼的门口 大堂 走廊

        这天之后,其实我的内心对羊肉的味道有些腻歪了,便把心思放在了玩上,其实宁夏景点也挺多的,像什么清真寺、伊斯兰风情园、青铜峡108塔之类的我都没去。中国是个神奇的国度,西北是个神奇的地方,它既是汉族的发源地,也是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拜火教等西来的传入地,所以很多地方既有道教寺庙,又有清真寺、大乘佛寺以及喇嘛寺等等。作为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并没有让我感受到浓厚的伊斯兰氛围,这是一座汉人的城市,最起码市区如此,不过到南面些的吴忠、同心应该会不一样些吧。


        第二天一早,我便去西夏陵游玩,两个人包了辆出租车,淡季300元一天也算便宜省事。车一路往西,地势渐高,路边排排柳树矮小枯黄,大片大片的黄草黄沙填充了银川郊外的种植园,谁让现在是冬季呢,但这是我此行想要的味道,来之前我还期盼着这里能下点雪,然而并没有。慢慢贺兰山的轮廓变得清晰,偌大的景区只有几辆车停着,而且只见人不见车,我很惊讶,又很兴奋,接着却有些无聊。参观西夏陵博物馆花了我更多的时间,感慨毕竟是边塞之地,那都已经是宋代了,诸多器物还粗糙得像石器时代一样。陵园分了好几处,其中一处出了博物馆步行十来分钟就能到,残存两个大土墩而已。另一处坐了十来分钟的电动游览车,这一座陵城保存得相对比较好。空无一人,走马观花,香港小哥拿出了无人机,他说是来出差的,河北退休老干部抓起佳能红圈一顿啪啪啪,我也掏出手机和适马二妹来了几张。

风化出来的洞 陵城

        终于要去贺兰山了,从西夏陵出来的时候发现游客比之前多多了,几个大叔大妈站在大门口拍到此一游照,出租车司机架着腿在车上睡觉,不喧闹,不着急,挺静逸。往贺兰山奔去,话说我大江南北地翻过这么多山,从没见过哪一座山能破成这个样子,整座山像是由碎石头堆砌起来,仿佛随时都会塌掉似地。到了贺兰山壁画景区,从停车场收费处大妈那里买了袋酸枣,当时还觉得挺便宜,十块钱一大袋,酸酸甜甜的别有风味,后来发现里面都是这东西,长在树上的还原生态,现摘现吃。景区里面有许多野生岩羊,一大群一大群地吃草爬山,长得黑壮黑壮的也不怎么怕人,后来我一寻思,这酸枣不就是羊吃的么。真的壁画在贺兰山的众多山道里,开发过的这条道之前被山洪给摧毁了大半,再加上是淡季,景区就给我们一起的三个人配了个免费导游,一路同行了两三个小时,简直是贵宾级待遇,这也是淡季旅游的好处了,服务很到位啊,小姑娘长得也挺漂亮。在岩画博物馆里见识了中外著名岩画的相片,涨了许多知识,对人类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生了许多好奇,那些用粗糙、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奇形怪状的图案,透露出的却是先民们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这是能够穿透时空的精神交流。图案和音乐是可以无视国界、种族、文化、语言的原始而又神奇的交流方式。上帝害怕人类修建起巴别塔进入天堂,就发明了多种多样的语言区别彼此,从此人类不能团结一致,继而陷入不认同的仇恨和自相残杀当中。春秋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说“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跟我说一样的话,用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生活习俗,那就是自己人,否则就不是,而夷狄不是人。语言让事情变得复杂了,我在想象原始人的咿咿呀呀、手舞足蹈的交流方式是否更能让彼此体会到所要表达的内心,而不是经过语言修饰的。

碎石贺兰 肥岩羊 酸枣,下面被羊啃了 壁画,西夏鸟文

  总之先人们在贺兰山谷地两侧松散的碎石块和石壁上画了很多图案,其中大部分是太阳神,远古时期他们肯定画了不止这些,奈何这里的石头实在是太容易碎了,匆匆地看了一路,便返回往韩美林美术馆而去。


        这么一座庞大而又现代的美术馆就这么兀然伫立在了贺兰山下,让我初见之时有些头晕目眩,不得不说真的很美,里外都是。这座美术馆的主题就是关于原始之美,原始人、动物和物件的雕塑和绘画,简单却大气,神秘而又张扬。这就是西北的美,在这片辽远壮阔、贫瘠荒凉的黄色土地上孕育出了这样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看着它们,我激荡不已。恰巧有个剧组在里面拍摄个什么东西,我远远地看了下,都挺好的,男的帅女的美。演员们可能真的是真人比电视里好看。在景区出口的摊贩那顺手买了块小石头留作纪念,现在去镇北堡很合适,就快黄昏了。

挺协调 骑马就是帅

       

腿长则美

        谁人来银川不看这个大话西游的拍摄地呢,事实上这里拍摄过100多部电视剧和电影。镇北堡是护卫银川城的一处边防堡垒,荒废后被张贤亮保护利用起来,它有新堡和旧堡,清城和明城。里面专门开辟了一块场地用来放置各个剧组的服装道具和张贤亮收藏的各类物品,各式红木家具造型迥异、色彩瑰丽、价值连城。我没有在镇北堡里面体会到那些爱恨情仇的心情,应该是过了那个感性激荡的年纪的缘故,该在恰当的年纪做恰当的事情,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该恋爱的年纪就去轰轰烈烈,该放肆的年纪就去不管不顾,不然多遗憾呐。所谓的成熟和心境变化,到底是外界环境对人心的禁锢、约束,还是单纯的年岁的成长造成理性压过感性,还是欲望满足之后的空虚与平淡,就如同那段台词所描述的,人大概是不能好好珍稀已经得到的事物的。

        这里对我来说只是一座影视城,不过几十年来,镇北堡的布局还有建筑大体还是原来的样子,它也不去追求日新月异的变化。

不说了 洗澡堂 你懂的 回头翻翻照片,真tm美啊

        晚上太冷了,在青旅附近吃了串串和羊杂汤,味道普普通通,附近溜达了一圈,没什么地方可去,便早早睡了。第二天到车站买票去水洞沟,旅游专线在淡季竟然停发了,要等人凑齐一辆商务车才能出发,不过商务车坐着舒服,并且会等待我们玩好回城,车费还挺便宜。于是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对游客的友好。

        车跨过了差不多快要结冰的黄河,进入了枯黄的草原,这条路的另一边就是内蒙古了,河套地区是匈奴人的发源地,而水洞沟就是河套地区的原始人遗址,那么很显然,水洞沟的原始人基本上应该是匈奴人的祖先了,当然这是我臆测的,也有可能是匈奴人西来将这里的土人灭了。照例先来一波博物馆参观,然后去看了看水洞沟人的穴居,穿过芦苇地,话说这里到了夏季便水草丰美、波光荡漾,可以坐船,而现在水干草枯,仅存的一点小水滩也都结冰了。这里的地形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那里面也是这么水沟两侧高耸的泥壁,密密麻麻挖出了许多洞房,一群衣不遮体的人在木头搭成的架子上上串下跳。

芦苇荡 我吃了两个它们的蛋 水草丰美 水洞沟人的地坑 水洞沟发掘者旧宅复原

        返回景区门口坐大巴车去一处叫做藏兵洞的地方,这里所有人都是跟我说的这个名字,我以为可能是个小土洞里面放了一些破兵器,估计看个十来分钟就结束了,没想~~~~明明是个明朝的堡垒要塞啊,明明这个堡垒利用地形修建了地下!的生活、娱乐、放哨以及储藏兵器区域啊,竟然如此简单称之为藏兵洞,而且堡垒边上那个峡谷也非常有特色啊,这里明明大得可以单独算个景区了,竟然却是水洞沟附属赠送性质的游览点。这门票太值了。

        所以刚下了大巴车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个啥,走入大峡谷,不形容了自己看,总之很特别,遇到个剧组,一大群男的扮演军人,很帅,估计在拍战争片。进入藏兵洞,乌漆麻黑、兜兜转转,这会儿人还超级多,因为凑齐了几辆大巴车一起来的,本来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由于黑由于挤只能一路走马观花,里面跟迷宫似地,如果人少可得多吓人哈哈。遗址里还发现了一个江南来的将军的故事,书信和日记,我很惊讶,在那个文贵武轻的年代,那个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年代,竟然有写得一手好字的南方将军来到这里,来到365天*24小时随时会面对蒙古人的宁夏灵武红山堡。

山河故国,边关风月 万里长城,浩然长卷。 我去了西北,那里的羊肉并没有老家的好吃(1) 我去了西北,那里的羊肉并没有老家的好吃(1) 我去了西北,那里的羊肉并没有老家的好吃(1) 我去了西北,那里的羊肉并没有老家的好吃(1)

        最初驱动我出发的是对羊肉的热爱,这一点勿庸置喙,但回想其中的原因,大概是从年少时背诵那首“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慢慢开始的吧。从水洞沟回来以后,队友即将飞回深圳,临行前我请客吃饭,之前玩得比较赶没吃午饭,确实有点饿得慌,我决定吃顿好的。我们找了一家叫做滩羊人家还是滩羊情缘的店,典型的家庭店,夫妻加父母的组合,这次吸取教训没点大块羊肉,让上了些羊肉串,羊酸奶,羊杂碎,还有一盆小青菜。酸奶是亮点,那时那刻觉得不错,杂碎的味道中规中矩。羊肉串倒是真的不错,小肉块,烤得金黄,刚上来时冒出的滋滋声和香气,使我胃口大开。很享受地吃完这一餐,两日的相处同行让离别还是有些落寞,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我虽然一个人出来,但也不想一直都是一个人。恩,是有一些共同回忆的路人,而这样路人,在人的一生里,太多太多。

羊汤暖人啊 挺好

        我决定去西宁,去青海湖,队友说认识青海湖边一处青年旅舍的老板,是一对藏族夫妻,人特别好,让我去投奔他们,而且还托我给他们的女儿带些宁夏特产过去。我心想,别人是开旅馆的,见过的旅客千千万,怎么可能记得你是哪个人呢。我买了两瓶宁夏特产枸杞酒,准备带到青海湖边喝,御御寒。买的去西宁的火车票是半夜十二点出发的,夜晚的银川,空气凌冽,沉重的背包里塞满了我带来的和我想要带走的,压得我起踹嘘嘘,毕竟这么晚了,还好买到的是卧铺,还是我十八岁那年睡过一次,后来再也没睡过的软卧。

走了 烟酒配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