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氛百鸣
村头有一棵树,树下有两家人,张铁牛,陈二民两家。张铁牛和陈二民从小就在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二民的爷爷年事已高,每天都会拿着自己做的小木凳依在墙角晒太阳。二民和铁牛的父亲都是庄稼人,他们每天都忙碌在地里,二民经常照顾爷爷,爷爷的眼睛又不好,他每天晒太阳,都特别喜欢听那棵树上的一窝鸟儿鸣叫。
周六下午,二民不用去上学,早上起来,二民在门口做运动,他听到了那一群鸟儿在鸣叫,感觉好奇,他就偷偷爬上树,鸟儿们听到了,都叽叽喳喳的飞离,又舍不得离去,在天空盘旋。二民爬上了树头,看见了鸟窝,还听到里面有鸟叫声,他看见了一只年老的飞不动的鸟,他就顺势抓住。不一会,二民爷爷吃过了饭出来晒太阳,他依旧依靠在那里,他听了半天,听不到鸟叫声,就呼哧二民出来,二民手里抓着那只鸟对爷爷说:“爷,你看,这只鸟好奇怪,我抓它时它不能飞。”
爷爷顿时发怒,训斥他叫他把鸟放回窝里,二民淘气,没有听爷爷的话。到了中午,二民父亲干完农活回家吃饭,爷爷一拐一拐的走到二民父亲面前,把二民抓鸟的事儿告诉了他。父亲也发怒了,拉住二民,叫他把鸟放回了窝里,在院里责骂他,铁牛的父亲就出来劝说:“好了好了,二民他爹,别骂了,不就一只鸟儿吗?有什么大不了。”
“你不知道,这只鸟都老的不能飞了,他每天在窝里叫,二民他爷很喜欢听鸟叫。”
“没什么,老爷子老糊涂了,你可别和孩子一般见识。”铁牛父亲说着。
“你要是在敢碰那只鸟,我打断你的腿,听见没?”二民爸爸大声呵斥着二民。
下午,那群会飞的鸟儿听到了老鸟的呼唤,它们觅到了食物,都来喂老鸟吃,整个巢穴里,一片欢叫声。老爷子在树底下高兴的听着鸟儿鸣叫开心的像个孩子。可到了第二天,老爷子又听不见鸟叫声了,立刻叫来二民问话,二民说是铁牛干的——谁知,二民把鸟放回巢穴的事儿让铁牛的父亲给家里人当做笑话讲了一篇。铁牛听了很好奇,于是到了傍晚,铁牛偷偷拿来石子,瞄准鸟窝,打了下来,本来那几只鸟可以飞走的,但他们听到老鸟的叫声没有离开,鸟窝正好倒扣在了地上,他们都没有飞离。铁牛就抓住了他们,和家里人来了一顿美美的晚餐,铁牛父亲还夸铁牛本事好,二民才抓住一只,他家铁牛一下子一窝端了,一家人高兴的美餐一顿。二民爷爷知道后眼角有些红,他只用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手擦了擦眼角,从此,那里再也没有鸟儿出现,几年后,二民的爷爷去世了,那件事也被他们忘却了。
很快,二民和铁牛都长大了,二民跟着父亲一直在庄家地里干活,铁牛则不喜欢这些,他听人说外出打工很挣钱,而且有机会可以在大城市生活。铁牛就叫二民一同出去打工,二民父亲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地里农活又多,二民看着父亲,就放弃了打工,铁牛一个人出去了。一年,十年,二民在家娶亲生子了,二民的父亲当了爷爷,每天开开心心的照料孙子,二民则专心种地,铁牛父亲也老了,但他舍不得种了一辈子的地,他还是在地里活跃着,可那么多地,他种不过来,荒废了好多,二民有闲余时间也会帮帮铁牛父亲的忙。
这天下午,二民和铁牛父亲一同干完农活回家,回到村头时,二民看到一辆小轿车,说:“大伯,你看,你家门口有小轿车,是不是有亲戚来了。”
“俺也没有啥城里的亲戚呀。”
来到村头,看见一个七分头,带着墨迹,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的粗糙手的男人。
“二民,爹,你们回来了。”铁牛大声喊着。一向无精打采的铁牛爹快步走在前面,来到了儿子面前。
二民和铁牛聊了聊,铁牛的语气不是很喜欢与二民聊了,二民就回家了。原本以为铁牛回来是照看父亲的,村里人都这么认为,铁牛出息了,回家探望老父亲了。可谁知,铁牛回来说服了父亲,把地全部买了,与铁牛一同去了城市,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出息的人,带着老爹去享福了。可谁知,铁牛用买地的钱在城市卖了一套房,娶了个城里媳妇。开始一家人住在一起,可后来铁牛当上了包工头,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铁牛的媳妇也在城里打工,家里没有人照看铁牛父亲,城市里的煤气灶,油烟机,电磁炉,没有一样是铁牛父亲可以驾运的。有一次,铁牛父亲煤气中毒了,幸亏铁牛媳妇回来的早,及时抢救,等铁牛父亲好了,媳妇和铁牛一同商量好,把他送去了养老院,说那里有人照顾,还有好的风景。铁牛父亲在养老院特别不喜欢,做了一辈子农活的他突然没有事做了很难受。
时间久了,铁牛父亲就特别不开心,一天早晨,铁牛父亲收拾好东西,偷偷的坐了车,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回到了那个熟悉的村头。他的房子前奇特的没有荒草,原来是二民一家时常帮他收拾收拾。村里人看见铁牛父亲都感觉老头很怪,放着城里的好生活不享受,偏偏回到这小山村受苦。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又是三年,铁牛一直没有回来过村子。铁牛父亲终于干不动活了,他也过上了二民爷爷的生活,每天晒晒太阳,偶然有一天,树头多了一窝鸟,每天在树头鸣叫。二民的儿子老是对爷爷说:“爷,这鸟好烦,改天我把它们抓来吃了。”
“乖孩子,那鸟叫声多好听,我和你张爷爷还要听他们解闷儿呢。”二民父亲说着。
在这个窝里,有一只老鸟,它飞不动,有一群小鸟,它们每天照顾着这只老鸟,每天欢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