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程序员怎么才能不被淘汰?
30岁的时候就是你感到了不安,但无力挣扎;35岁之后我觉得就是彻底的咸鱼状态了。想拼也拼不动了。——这是大多程序员的现状。
同时,某知名公司高管、鬼畜大佬曾说过:站在风口,猪都能飞。
程序员怎么才能不被淘汰呢?——根据大环境来进行自身变革,程序员行业尤为明显。
1、
大环境怎样呢?
根据报告显示,90后程序员占据了行业的82.34%,80后占据16.86。男女比例已经改变到84比16。因此可以看出,程序员是一份吃青春饭的工作。同时,远超其他岗位的薪资,也证明这碗青春饭是真的好吃。但任何的收获都是有代价的,高工资背后很可能就是高风险。
但随着学程序的年轻人日渐曾多,特别是java类语言岗位求职难度低,平均一个岗位只有四个人竞争,跟不上节奏的人就会被淘汰。大部分程序员工作已经不是抢着要人了。
从2017年开始,大多程序员岗位开始放缓,在企业都在转型的18年开始,各类企业发出的总面试邀请数更是明显下跌,程序员僧多粥少的局面更加严峻。
v2-ab874e37510745e1ebce389b92f8ad6e_720w.jpg在2019年甲骨文裁员等事件中,许多30岁以上的程序员被裁,但华为、腾讯、阿里等公司就等在甲骨文门口开始接受这批人员,开启了一场甲骨文员工专场招聘会。甚至开出更高的薪资,但再就业时连技术面都过不了——安逸日子过习惯的大公司,再出来的人才已经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力。
招聘人这样解释为什么招:“我们是招能一线干活的人,年龄太大技术又没特别强大,还不如招年轻人,毕竟年轻人有的是。”“程序员是高智商人群,专注成就了他们过往可以攀到高峰,但专注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去拓展,就很容易走到一个死胡同,在面对变化的时候就容易被动。”
真正淘汰你的不是因为技术进步太快,是你之于企业个人价值感的丧失。或者说,你没有努力跟上现在发展的潮流。
2、
大环境都这样,那我们该朝哪方面发展呢?
在中国岗位性质一般分为两类:专业技术深入型的专家与综合发展管理层人员。这就是深度和宽度的比拼。
对于程序员,就是要么一直学习知识跟上时代发展,成为能超越别人快速实现需求的人。要么就是走向负责整个项目、或者转行为产品经理等职位的管理层。但专家数才占总比例的5%,同时,工资也是因物以稀为贵而水涨船高。如果只会写代码,那就是不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大多数人都会往管理岗位发展,也就是复合技能型人才发展,所以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呢?来源于技术、跨界、认知格局。但往这方面发展需要学什么呢?其实多看看招聘的岗位要求就能明白。
以java高级工程师为例,相比以前需要了解的知识更多,并且还要清楚和工程师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并且有相应的了解。
imageJava高级开发工程师首先基础要牢固,熟悉web、linux等区块。但在后面都是属于程序工作横向发散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了解相应一些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包括设计模式、团队合作、对象分析等。并且更重视项目经验,能够提出自己合理有效的想法和意见。
看这些就是要学会划重点,了解现在企业、大环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多一项技能,可能就会成为你升职加薪的利器。经常混迹于各复杂业务线的人,才能跳出重复工作、不断踩坑的怪圈。而一个成熟的码农在于技术过关后,更突出其他技能对专业技术的附加值。
毋须讳言的是,35岁以后你的一线coding能力一定是下降的。到时候敲代码能力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因为编程只是你整个武器库当中的一种,你的经验,你的视野,你的架构能力,你的管理能力,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远远不局限于技术这个领域。
3、
不可替代性是决定我们价值的唯一原因。也是程序员不被淘汰,并且能瀑布逆行的根本。机会常常稍纵即逝,一不小心就错过一个时代,比如苹果安卓时代、java时代、微信时代、抖音时代。
因此,我们只能拓宽边界,明白产品、运营、策划、设计等工作,以至于在下个时代来临时候,不会做一头风口都不能飞的猪,关注:黑马程序员,提升自己,把握住下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