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夫的报酬

2025-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颖瑶
马峦山绿水  颖瑶 摄

昨天除夕,要兼顾两家,所以早上在娘家吃团年饭,晚上在婆家吃团年饭。我父母非常通情达理,为了支持我们回婆家帮忙操持年饭,他们一早起来张罗自家的年饭。我起床时几乎都已就绪,只需要坐下来吃了。我们一家三口加上父母和小侄子,有点冷清,幸好还有一只小狗跳上跳下,两只前爪搭在我大腿上,眼巴巴地等我喂吃的。有了这小生灵,家里添了不少乐趣,团年饭也有了点意思。

酒杯倒满时,才九点半。我笑着说:“哪有这么早吃年饭的?不都是边看春晚边吃吗?”我爸说:“我们小淹镇上都是早上吃年饭,街上几乎没有人。不在家吃年饭的只有三种人。一种是躲债的,一种是讨债的,还有就是打更的。连讨米的都回家过年去了。”从前小淹镇上,人人都过得清苦,平日不忍心讨债,只有大年三十时趁欠债者回家团年,去上门讨债。欠债的人若是真的还不上,也不会在家吃年饭,大清早就出来躲债了,所以,很有可能,债主和欠债的会在路上碰到。

至于第三种人,更夫为什么在大家团年时会在街上出现呢?父亲说更夫平常是没有工资的,每天打更,年底时各家各户会在门口放一点点钱,感谢更夫一年来的辛勤值更。钱的多少不一,按各家的家底自行决定,用小石头压着,由更夫自取。小镇上民风淳朴,不会有人偷拿,坏了规矩。

如今过年,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更夫的职业成为传奇,闹钟、手表、手机闹铃……知道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用石头压着酬劳的故事也随时代消失,除了过年时发红包使用现金,一年里的其他日子,家里也好,包里也好,都找不到现金。家中老人不习惯手机支付,我们想尽办法,也要教会他们,要不真被时代远远抛弃了。

许是人年岁渐长,祝福短信稀落起来,想发的人也越来越少,平素走得近的索性不发,静悄悄地互不打扰,反正都知道他们在哪里,在忙什么。所以无论除夕还是大年初一,龙尾还是蛇头,都意外地显得漫长起来,漫长到我除到帮厨,无所事事,打开PAD敲下这些文字,毕竟,父亲的故事是过去的印记,值得记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