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2020-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annzhou

你对练习的态度是什么?你认为不断练习是否可以成为专家?你是否信奉“10000小时定律”?
然而《刻意练习》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练习并不是不断重复一个动作。正确的练习要有好的老师,有目标,还要有反馈。

那么我们已经成年,不是学生了,学东西不会很快,是不是代表练习也晚了。当然不是,因为刻意练习是最强大也是唯一的方法。

许多人信奉的10000小时定存在什么问题?其实成功和练习的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不是练习10000小时就一定能成功,而成功也不是一定要练习10000小时。

参考沙堆定律
1粒沙子不是堆
10000粒沙子也不是堆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为自己挑选适中的任务,使任务适合自己,但有一定难度,也就是所谓跳一跳够得到。然后要有足够多的重复练习,能收到反馈,同时需要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天才存在吗?
书中给我们举了很多例子,天才其实是训练的产物,他们更懂得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而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就能创造自己的潜力。而这个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到情境中学习。

那么刻意练习具体如何操作呢?
刻意练习也就是有目的的去练习,没有目的的练习,也就是重复做的天真的练习,对技能无作用甚至是反作用。
有目的的练习要定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接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然后在练习中反馈,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一旦在练习中遇到瓶颈,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不是更难的事。因为有时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力不足。

然后这本书告诉我们,首先我们的硬件是满足条件的,因为大脑是有无限的适应力,就像肌肉越练越发达,大脑结构也可以通过练习改变,潜能可能被塑造。其次我们的软件,也就是心理表征需要在刻意练习时去创建。所以在心理上也要做好准备,告诉自己成功的可能,并去做。硬件和软件都跟上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各个领域都可以应用刻意练习,再次重申刻意练习的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并拆解
然后,找到一个优秀的老师
接着,专注于这件事上,把练习时间缩短
如果遇到瓶颈,换一个新方式
及时反馈。

就是这么简单,也许都不用10000小时,我们就可以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