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职场菜鸟成长记

知识付费,但不等于买了就会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8人  PIMC

春节长假稍逊即逝,新的工作周又要开始了,伙伴们节前挖的萝卜坑填满了吗?

春节前刷朋友圈看见昔日同窗获得了某项成就,同事又学会了一个新技能,于是自己也心头一热,斗志满满地报了各类速成班,买了提升类书籍,打算利用假期励志学习,让自己的能力上升一级。

然而假期结束后往回一看,书虽然全都开封了,但都只看了一半,速成班因为外出拜访亲戚而没赶上直播,到头来多了的不仅是几页的读书笔记,还有一箩筐学不完的焦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里,成人自我增值逐渐成为热潮。知识付费给我们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的焦虑。互联网的便利时代,知识顺手拈来,我们渴望快速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竞争力,于是马不停蹄地安装学习类App,购买各类课程。

每天在地铁上听着付费音频,读着各种看似对自我提升有用的文章,都有一种抓住未来的感觉,殊不知道这些存在脑海里零零散散的知识碎片会被弹出来的娱乐新闻框所取代。直至最后当你转过身来的时候,还不能精准地说出自己学了多少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

知识付费 ≠ 技能获取

你购买了那么多课程,却没有一项知识能完全掌握。既然觉得你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那么你在这个课程上花费了多少时间?从课程中了解到的知识在实际情况中会有意识地运用它吗?

知识的消费并不与获取成正比,购买后并不能直接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学习,实践的过度。而很多人所说的“我在上一个课程”,其实仅仅只完成了“购买”的动作罢了,至于后续的匹配学习和实践往往是没有了回音,所以这也是大咖们不介意分享自己方法的原因,他们清楚即便是千人报班,但能真正运用并融会贯通的也不过一两个。知识若不实践运用,从根本上解决你所遇到的疑惑,那它还不能算属于你的。

技能并非像宣传文案上所说“每天听力十分钟,学习阅读就成功”般轻松掌握,而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投入相一定的精力才能有所收获。如无目的去学习,即便每天半小时也不一定有提升。

为了什么而学习 ?

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不一样的需求,只有通过深切了解自身定位及状况,形成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避免我们因贪婪而迷失方向。

我们因为迫切成功而费尽力气去寻找各种渠道来提升自我的时候,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学习这个知识,到底是为了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仅仅是因为“大家都会,我也要会”的从众心理吗?忘记了自己学习的初衷,即使购买更多的课程也无法提升学习效能,往往只会事倍功半。

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耐力,去同时学习多种技能,碾压同行。但一个人精力与能力都有限度,有自信固然是好事,但不能高估了自己的接受能力,过量的学习不会提升自我,反而会增添你的焦虑,弄得筋疲力尽,以致于后来得过且过地生活。只有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取己所需,避免无用功。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和他一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分不开的。虽然有志往科学领域进军,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须量力而行。他进行自我分析:自己虽然总的成绩平平,但对物理和数学有兴趣,只有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面是不及别人的。

由于奋斗目标选得准确,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就得以充分发挥,根据目标的需要进行学习,使有限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在想要学习一项技能前,你应该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项技能是否符合自身状况,而不是盲目跟风。需求目标是学习的驱动之源,只要找准目标,潜能就能进一步被激发,学习也就事半功倍了。

当我们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后,才能放弃不切合自身状况的贪婪,让自己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中发展。

刻意学习 = 知识变现

想要真正学会一项技能,缓解知识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学习前先明确自身需求,找准目标,加以战略性地训练。若想要把知识技能发展成自己的职业方向,功利心必不可少。若你想成为排球教练,那就不能只把排球当做消遣的娱乐项目,而是需要刻意地学习,才能把知识发挥到极致,得以实现目标。

“当你掌握了学习之道,其实往往也就掌握了赚钱之道,毕竟,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而目标就是学习道路上的终点线,只有清晰自身发展方向,结合现状与需求,才能最快找到匹配自己的优质知识,更有效地发掘出内在的潜能,从而使优势成为变现的渠道,创造出自身价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