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

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84人  四喜没丸子

比起生离,死别更加冰冷和触目惊心。因为它连同一丝侥幸都不曾留下。生离是傍晚的一声钟声,或许若干年后会再有响彻云霄的那一天,而死别,则是大厦已倾,断壁残垣,破碎着一地回不去的经年。


今天在上班的路上走着走着,无端的想起已经离开的姥姥。或许是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的缘故,我常常觉得她并未离开。然后很快的从那一瞬的失神之中清醒过来,之后是脚步不停的走向办公室。

直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坐定在书桌面前打算写下什么来的此刻,我仍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可能是因为想念,也可能是愧疚更多一点。毕竟,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欠着这位和我血脉相连的老人,一场郑重其事的告别。

好像一觉醒来,我们都走到了人生的分叉路口,越来越多的人有着收获,收获工作,收获爱情,收获婚姻,收获孩子,收获家庭。然后也开始失去,失去童年,失去青涩,以及失去依靠与怀念。和过往的告别无可避免,亲人的离去也无可幸免。但是如果可以,任谁也想祈求这一天,来的晚一点,再晚一点。

我本想简简单单的写和姥姥有关的一两件事,却发现她的声音笑貌贯穿着我的整个幼年,童年,乃至青年。她是这个大家庭的起源,四下分散的青壮老幼,都与她有关。她像是一棵树,我却妄图用几片叶子描述。

对于姥姥的一生,我知之甚少。当我和她的生命交汇的时候,她就是以姥姥的身份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她孕育了我的母亲,然后我的母亲孕育了我,这是我们最初的亲缘,是大自然的定理与法则。我未曾试着窥探过她的过去,在一个懵懂孩童的眼中,长辈的过去可能比不上一碗劲道的荞麦面条。这些,足以让我遗憾一生,我曾站在往事的门外,却不曾叩响往事的轩窗。有什么比告别的时候发现一无所知更让人悲伤。

满头银发梳理成整整齐齐的小小发髻,深深佝偻着腰身坐在炕上,还有一双常含泪水的眼睛。这是姥姥在我心里的剪影。我在也没有机会碰触她的手指,给她洗脚,听她喊我一声“小瑶瑶”。

我以为我已经足够平静,却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成年人的悲伤来的理性而克制,没有大声恸哭,没有声嘶力竭。甚至不能够将想念与怀念宣之于口,好像说出来,就不够庄重。

曾看过一个观点,中国人普遍缺少三种教育,爱的教育,性的教育,以及死亡的教育,我们总以为闭口不谈就能无事相安,但是现实一次次的狠狠击中敏感的神经,告诉我什么叫猝不及防。

面对死亡,我们无法谈笑如常,告别是一个人的事。人和人的情感始终无法相通,在悲伤时,他人可能递过来一张纸,可能拍拍我的肩,但是太阳升起之后,还是要面对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明天。


人的一生有两次死亡,一次是停止呼吸,一次是被所有人遗忘 。一直以来我逃避着用文字和姥姥告别,好像写下了什么,我就真的说了声再见,然而等我真的写下什么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切不是终点,而是思念的起点与更远的蔓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