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简书钻典昕🎪诗集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

【日更打擂】儿时的明月,故乡的情

2019-02-15  本文已影响136人  李砍柴

原创: 爱文学的砍柴书院 

公众号ID:kanchaishuyuan

“  

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

不限于表达自我

也不止于赚钱养家  

——砍柴书院

第一篇:韩秀琴《天空中,那一轮明月》

我把飘窗上的花端到了阳台上,铺一张绒毯,放一张小几,两块方垫。

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冬天阳光普照,夏天凉风习习,一眼望去,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匆匆忙忙的行人都尽收眼底。

我呢,或拿一本书悠闲地品读。或端一杯茶,静静地看着外面的世界。或听一首乐曲,望着高远的夜空,慢慢地发呆。

我最喜欢的,是月圆的晚上。家里不必开灯,陪伴我的,除了茶杯里那氤氲的香气,就是窗外那皎洁的月光。

从幼儿时到如今的半百,经历过多少月圆之夜啊。天上何年月初圆?人间何时初赏月?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大约十岁的时候,正逢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

父亲常常出门去寻机遇,想多挣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于是,家里就总是母亲和我们姐弟三人。

家里五口人的地全靠母亲一人操持,常常早出晚归不说,每次浇地的时候,更是没有钟点。

夏天的夜晚总是很短,我们姐弟三人边聊天,边等母亲回来。

姐姐的故事从天上的神仙讲到地府的小鬼。

要是半夜了还不见母亲回来的话,姐姐守着只有五岁的弟弟在家,我一个人去地里寻母亲,看看是否需要帮忙。

这样的事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每每等到半夜还不见母亲回家,我就代表姐弟三人去地里探望,总是要得到母亲浇地的确切消息才能踏实睡觉。

有一次,天特别亮,空中的月光照着路上的我,柔和似水。

李白说那是“白玉盆”“瑶台镜”,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李白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只知道鲁迅笔下的闰土,在一个满月的晚上,手拿钢钗在碧绿的西瓜地里刺猹。

于是,我一边走,一边四处看。晚上的田野一片宁静,只有蛐蛐的叫声此起彼伏。

菜地里,西红柿黄瓜都睡着了;瓜田里,西瓜甜瓜都做梦呢;还有那小树林一般的玉米地里,微风中的沙沙声大概是它们在梦中的笑声吧。

也许,每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也许,那个时候的人们都想着趁改革的好风头大干快富,根本没有拐卖孩子一说。

皎洁的月光洒着满满的银光,整个田里都是我的,沿着田埂地垅走着,熟门熟路,是的,找寻母亲的路,总是带着希望与温暖的,母亲就在前面,前面只有温暖。

夜里干活总是寂寞的,因此大家相互帮忙,这已是一条不成文的风俗了。

浇完一畦,先把缺口堵了,再把下一畦铲个缺口,这样一畦一垅地挨着浇下去,直到浇完。

快到地里的时候,就会大声喊“妈”

寻着母亲的应答声,便径直走了过去,详细问询情况,好回去向姐姐回话。

有时候正好浇到我们家的地,便等候母亲完工了一起回去。

那时,地里的农活是累人的,可人们没有抱怨,相反总觉得好有盼头。地是自家的,晚上是安静的,人们只需要一门心思去做,生活就是那么的美好。

可是,那圆润如玉的月光呀,又怎么能知道人间的酸甜苦辣呢。

十三年前的那个冬天,我和弟弟开车从医院往家赶。弟弟手里握着的是方向盘,我手里握着的是医院的检验报告,父亲被确认为肺癌。

一路上,我和弟弟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这个消息能让父亲知道吗?怎么又能瞒得住呢?

路边,一家打印店还亮着灯,于是,我们停车走了进去。

向店主说明情况,我们想让他帮忙篡改检验报告。

幸运的是,扫描,修改,一套程序之后,那带着彩色图片的检验报告和真的一样,上面的结果已经变成了“良性肿块”

一次善意的篡改,让我们姐弟紧绷了一下午的神经放松了一些。既然无法改变病情,那就先不给家里制造太多的乌云吧。

出了打印店,抬头见一轮圆月高挂

它还是我曾经无数次仰望的满月吗?它可曾懂得人间的阴晴圆缺呢?

后来,父亲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我们一直都以为父亲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可是在一次闲聊时,父亲竟然坦然自己的病情如何如何。

原来,他一直在配合着我们的谎言,他用自己的乐观让我们安心。

半年以后,一次化疗引起持续高烧,仅仅一天,病情恶化到无法控制。

那个已经在对未来有了规划的父亲,在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的情况下,离开了我们。

下葬的那天下午,一场暴雨把天空清洗得透亮。

晚上,我又看到了那月光。

它可是我小时候看见的月光吗?

时光匆匆,如今,当我坐在飘窗上,在这一方惬意的小空间里,让月光完全包围着我,我的内心是那般的宁静淡然。

李商隐曾说“夜吟应觉月光寒”,已经到了知天命年龄的我,那一轮明月,给我的不再是少年时的轻盈,不再是壮年时的伤怀,也不是李义山的寒冷,更多的是,无喜无悲的淡定和从容。

第二篇:美子《月夜独行》

今晚,我又独自驱车走完那条山路。

不知怎的,我总是喜欢独自在晚上开夜路。

外出回家,只要能选择天黑回去的,我绝不傍晚出发,不是因为此时路上车多,大家都在奔家的路上,而是喜欢独自夜行的那份孤独。

夜色笼罩大地,周围一片静谧,车灯和这处的万家灯火成了这夜里最美的景,车内只剩下我和音乐,此刻,淡淡的孤独配上点点的忧伤,而且是那种莫名其妙的孤独与忧伤,仿佛那首凄婉的小提琴曲,飘渺幽长。

有时想想,自己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热闹与快乐,而我却喜欢寂寞的独处,尤其喜欢夜里独行。

暑假,我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独自穿过秦岭,找了一个两岸群山连绵的山中小城下了高速,我记得,当时好像只因为喜欢朗月下那片神秘。

山,棱线绵延,一旁的山溪哗哗作响,月光皎洁,滑如绸,我慢慢地开车前行在山路上,陶醉其中,竟忘了它们与我的素不相识。

我与这片月夜,明明是平生第一次相遇,可心里却是那份浓浓的似曾相识。

于是,我游进了那片心海,哦,原来在那片月里,有我前世的债!

还是月光如水的夜,我和你慢行在山间,你满嘴地跑火车,我痴痴地笑。

我不住地凝望你的双眸,你摸摸我的头,深情地拥我入怀,那暖暖的幸福仿佛标本,被我装裱在心田。

我听见你怦怦的心跳,那里有我,并且只有我,那颗心纯美得像那晚的月亮。

我比谁都清楚,一个月夜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留个念想吧,只要有月亮,那是我在天边注视着你,你轻缓地说完,便转身离开。

那次以后,我喜欢独自走夜路,特别是有月亮的夜路。

第三篇:立早章《幸福与苦涩》

01 

今天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生活很苦涩还要继续坚持?

生活总是不容易。 每天早上起床被闹钟叫醒,抓狂,因为昨天晚上通宵在赶方案。

因为多眯了几分钟,来不及吃早饭,患上急性肠胃炎。

因为U盘丢了,通宵做的东西全都付之东流。

因为找不到方向,自己开始随波逐流.....

生活只有正反面,从来没有中立,苦涩和甜蜜总是在一瞬间。

今天上午看到一个小孩子很可爱,在旁边踢球,然后隔壁的小孩子一脚给踢飞了,我去给他捡了回来,小孩子看着我,对我说,给你一颗糖。

当时其实我刚刚补完牙,但是对小孩子天使般的笑容,我还是吃了下去,补牙带来的恐怖感慢慢消散 了下去。

人生来就是吃苦的,只不过,以前的苦涩,由父母为你遮挡着,你感受不到而已。

生活的苦涩一下子在某个年龄段将你冲垮,让你忘记坚持。

但是,你对生活的温柔,生活也会给你阳光。

02 

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人家光鲜亮丽的一面,其实血泪才是该被点亮的。

晚上12点,被微信群叨叨醒,神烦!谁啊,让不让人睡觉了。

被手机光闪瞎了眼睛,其实真正被闪瞎的是,这时候还在学习的小Q。

这个是一个英语群,互帮互助,前期很活跃,后来只有几个人坚持打卡。

小Q就是其中一个,小Q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是一个互联网人,平时工作很忙,但是不想放弃英语。

就每天坚持下班打卡。死磕的感觉并不好受,作为其中一个成员,早早我就放弃了。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应对苦涩的生活。

而小Q每天坚持死磕,朋友圈每天都会发一张打卡成功的图,显示时间都是在凌晨。 那时候的我,早早就在睡觉了。 越懂苦涩的滋味,越明白生活的真谛。

小Q有着猎人的心态,每次都会主动出击,定量完成,生活总是要自己学会找亮点。

小Q有着蜗牛的心态,她也不着急,每天坚持一点点,因为生活总是急不得。

小Q有着蝙蝠的心态,到时间了,放下手里的一切,专心打开APP,心无旁骛地学习,生活总是需要点耐心。

03 

生活就像和你捉迷藏,迷雾里往往遮住人眼。

有个朋友,体重 180斤,天天喊着要减肥,自己家里新进了一个跑步机,墙面上贴着八块腹肌的海报。

誓要减肥,能够变得和他一样! 减肥的人一直都在减肥的路上。最后还是选择药简单一点。

那段时间,吃着减肥药上着厕所,感觉离腹肌不远了,只是拉出腹肌而已。 生活,只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发现了自己的一圈游泳圈,然后选择吃药,放弃健身。 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强行找捷径,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加苦涩。

解决苦涩的最好办法,唯有坚持寻找生活中真正的美,而不是五彩斑斓的烟雾。

04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如果自己都不拯救自己,谁还来拯救你?

生活虽然很苦涩,但是唯有坚持才能有希望。

很喜欢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安迪面对着从银行高管跌入到处都是穷凶极恶的盗贼的肖申克监狱的困境,苦涩得一塌糊涂。

但是苦涩彻底改变了他,因为有希望,如果没有希望的苦涩那就真的只剩下永无宁日。

如果不是对自由的希望,可能这辈子他都只会在监狱里刻石头。

再高的墙也是关不住希望的,因为希望有翅膀。

幸福能使大部分人幸福,苦涩却能使大部分人潦倒。

看不到幸福的希望,那就是苦涩。

幸福的生活,永远是等待下一个希望。

第四篇:清心《儿时的春节》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大家都说是过小年,但是在我们老家,其实是没有这样的说法的,我们那就叫祭灶,还有一个顺口溜,君祭三民祭四,王子祭五贼祭六,老和尚祭到庙后头。

民间流传的不太雅,但是却是流传多年的顺口溜。

好像是一种身份的区别,其实没有高下尊卑之分。也有的理解为北方和南方的区别,没有考证过。

民谚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其实,真正开始办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

这一天是祭灶王爷的日子,要从集市上请来新的灶王爷的画像,烧了旧的,送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上天,用黏黏的糖瓜,把他们的嘴粘上,让他们不要说家里人的坏话,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吃了甜甜的糖瓜,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从这一天开始,打扫卫生、采购食材、准备新衣服、准备各种礼物、准备年夜饭、准备写春联、贴春联……

每一天,都要忙忙碌碌,每一天都有一个主要任务。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时候,过年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大事。

我们家人口多,好在妈妈是老师,放了寒假,有更多的时间为我们姊妹做衣服做鞋子。

爸爸在供销合作社工作,还能搞到一些紧缺的物资。

合作社每年都要自制果子,就是人们走亲戚时拎的那种纸包的点心。

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用攒下的旧杂志,两页粘成一张,四个角剪开,然后一折叠,用面粉熬成浆糊,糊成装果子的盒子。

每做一个果子盒子大概能挣几分钱,我们姊妹几个放学写完作业以后,一直到放寒假,每天都会去完成糊纸盒的任务,挣来的钱,就是我们过年的新衣服。

短缺年代,衣服从来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完给老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穿新衣服,是过年特有的待遇,而且由我们靠自己的劳动亲手换来,所以每个人都不敢怠慢。

新衣服做好,叠得整整齐齐,压在枕头底下,只等大年初一上身,在小伙伴跟前显摆。

我们姊妹四人,再加上农村户口的爷爷和小叔,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工资要养活八个人,这其中的捉襟见肘,全靠妈妈去计划,去辗转腾挪。

妈妈用她的巧手和智慧,让我们穿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

用自己的劳动换来新衣服,也给了我们最早的劳动教育。

过年的时候,除了平时很难吃到的鸡鸭鱼肉以外,家家户户都要蒸很多馒头,提前几天就开始和面、发酵,里面放上红枣,反复揉搓,等到热气腾腾的馒头出锅,在中间点上红点。

如果有裂的,不能说馒头裂了,要说馒头笑了。过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有很多禁忌。

家家户户还有一个大工程,就是炸馓子、麻叶和素丸子。

炸馓子,要和好多好多的面,先搓成直径一厘米左右的粗条,一圈一圈像蚊香一样盘在瓷盆里,用攒了很久的油浸泡着。

等锅里的油烧得沸腾,把粗的面条在手中一圈一圈绕起来,抻一抻,再用两根长长的筷子挑起来在油锅里晃来晃去,等面条越来越长,越来越细,就左右一折叠,一盘粗细均匀金光闪闪的馓子就做好了。

麻叶也是我们最喜爱的吃食,有加了芝麻的咸味的,有加了红芋的甜味的,香脆可口。

馓子和麻叶这两样吃食,是后来我上大学时,舍友最念念不忘的地方小吃。

每天晚自习回到宿舍,大家眼巴巴等着我从珍藏的口袋里掏出来与大家分享。

多年以后,她们还常常想起,我妈妈给大家带去的这两种美味。

年越来越近,写春联的任务提上了日程,我因为小的时候跟着老师练过几年毛笔字,自己不知天高地厚,再加上大人的鼓励,大着胆子承包了好多年我家的春联书写任务。

不知废了多少纸墨,总算写得像样点,到了年三十年夜饭之前贴上去,这就不淡定喽,一会儿一遍地跑出去偷看,就想听到别人的夸奖。

一年年过去,一直到自己水平与年龄不相称,就再也不敢现丑了,写春联的任务就又回归老爸了。

至于为捡鞭炮彻夜不归,那更是男孩子的心头好,别忘记回答大人“落得多不多“的语意双关的问话时,一定要响亮地回答“落得多”就对了。

儿时的年节记忆渐行渐远,越来越模糊,但一家人的亲情深情却永不磨灭,常忆常新。

第五篇:欣小语《油煎饼》

家乡御道桥东门有一家馄饨店,那里的油煎饼让我念念不忘。

从大学到工作,始终念着那份味道,而由于摆摊时间等缘故,屡屡想吃而不得,饼的味道因此在心里更加浓郁。

东门还有一家王师傅炸串店,那里的鸡肉串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龄人想而生津。

终有一日,我带着小侄儿去了那家馄饨店,坐在小桌前,像小时候那样,点了馄饨,要了小饼,买了炸串,吃吃吃。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没吃多少。

并非由于不饿,不想吃。心心念的已不是熟悉的味道。

之前好多人都写过上面类似的文字,也深刻分析了其中的缘由,物是人非、商家渐奸等等。是这样吗?想想,好像真的是这样!

小时候,几个人去吃馄饨时,他们坐着,我特意围在做小饼的平底锅前,看着店家转着醒好的筋面,扭住一股,一团,一按,迅速用竹平铲剜上一点馅儿,往面饼的凹陷处一抹,再一扭一按,放在热油滋滋响的平锅上,一两分钟,薄薄的小圆油饼就油黄油黄了。

一块钱三个,放在有吸油纸的小盘里,格外诱人。

吃一口,真的是薄脆中带着筋道,馅儿鲜面儿香。好吃!

小时候,堆着好多人去买鸡肉串。好不容易轮到了,会有一丝兴奋。

师傅一边问我要几块钱的,一边把串好的鸡肉放在调好的面汁里一浸,裹上一层奶黄色的面浆,接着拿起放在旁边一个盆里,左右一滚,沾上类似面包渣的面碎。

这时原本精瘦的鸡肉串像极了套子里的人,快看不出本尊了!在油锅里,“鸡肉串”和着滚滚热油,吱吱叫着,师傅也间或滚动着它们。

按照吃货经验,“鸡肉串”要达到外皮焦黄近似糊的状态,吃起来才会有外焦里嫩的口感,所以师傅也无需不停翻滚,待一面炸好了再翻到另一面即可。

拿到手中时,“鸡肉串”更像是穿了盔甲的斗士,雄赳赳地直挺挺立着,香气四溢。

好吃!好吃!好吃!好吃!

是真的好吃!不仅有良心的原料,还有其他。

那时候,鸡肉串一块钱三根,小油饼一块钱三个,攒上五块钱就可以大吃一顿,想想,那吃大餐的感觉!

那时候,围在小车前,眼不带眨地看师傅娴熟地摊饼、炸串,感叹着这一步步操作,看似简单,为何能做出如此美味?想想,那羡慕的神态!

那时候,好友几个,吃完炸串,还会拿着竹签比赛扎树,有谁稳稳插在树干了,大家哈哈一笑。有谁插得不稳,大伙儿齐声嘘嘘,呀,掉了掉了!想想,那纯真的童趣!

对比之下,不想说现在。不放心的原料、轻易的消费、更多的选择、不同的陪伴,改变了味道,也改变了感觉。

小时候的味道,就是记忆中的感觉。不可触不可摸,似一缕纤弱的芳香袅袅存驻心间。

偶尔,路过这些小店,仍会禁不住买上一些,寻觅下儿时的记忆,毕竟心有芳香。

单单心有芳香,够吗?都说世风日下,曾经山里的淳朴也变得市侩、狡诈,人情更多算计、淡薄,尤其亲身经历感触更深。

尽管如此,仍抱有一丝念想,人心犹善。

但愿吧。



更多好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砍柴书院(kanchaishuyuan)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成为简书官方的社区合伙人了,同时也是官方授权的会员推广专员。

我的推广链接如下:

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f3092432a535

通过以上这个链接来充值或续费的简友们,将额外获得返赠:

月度会员10个简书贝,

季度会员30个简书贝,

年度会员100个简书贝,

尊享年度会员888个简书贝的返利。

砍柴与简书绑定了10年,希望能在简书与更多热爱文字的志同道合小伙伴们一路前行。

这是我创建的专题:砍柴书院,欢迎各路文字爱好者投稿,我们一起烹文煮字,享受文字的乐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