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玩手机之后
晚上熄灯睡觉,过了有二十来分钟,外面的灯还在亮着,一方面想着是不是孩子睡了忘关走廊灯了,一方面因为孩子的手机在外面放着,还是有些许不放心。
我走出来看到是客厅灯亮着,我走到客厅,问孩子:“干啥呢?不睡觉?”
孩子说:“剪指甲、看书。”
孩子两手空空,如果看书没必要撒谎呀,剪指甲剪到二半夜?我越发生疑。
“睡觉吧。”
“好。”
我扭身到厨房喝水,喝完刚一转身,猛地孩子跳到我身后“嘿嘿”笑着。孩子这反应很不正常,事出反常必有妖。
其实这时候就能知道孩子干了啥。意识里也想到了不要撕掉孩子最后一块遮羞布,但潜意识还是不由自主往放手机的地方走了两步,看到手机没在。潜意识打败了意识。我为啥要去弄明白?我不想被糊弄。我要是装傻,不显得我可傻吗?为了证明自己不傻,证明自己火眼金睛,我得让对方看到他错了。生活中我也常常这样,不是非黑即白,就得分个孰是孰非。
孩子扶着我的肩膀尴尬地笑着。
我也跟着傻笑。
孩子笑说:“嘿嘿,你要是再多喝一两口水,我就能把手机放回原处了。我刚开始是剪指甲,从你们房间出来就这样边走边煎,结果没看路一直剪到放手机这里,我就拿起来看了会儿。”
这个暑假孩子还是很守手机规则的,就这么一次“偷”玩。看到这么高大的孩子搓着手如此的窘迫,我又于心不忍。
我摸摸孩子的头说:“儿子,其实这也没啥,妈妈小时候也经历过。你姥姥姥爷四五点起床下地干活,让我起来蒸馍。他们走之前把馍都揉好了醒发呢,结果我偷懒,沉迷电视忘了去蒸馍,面都醒得流地上了。等你姥姥姥爷八九点回来准备吃饭呢,馍还没蒸,好一顿被吵啊。”
“哈哈,那电视都是热的你怎么办呢?”
“他们没查电视,我是赶紧关了电视,冲过去蒸馍。”
跟儿子说笑了一阵。
孩子把手机放到原来的位置。
一家人都睡觉去了。
养育孩子就是疗愈自己的过程,这一刻具象化了。看到孩子的窘迫样儿,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虽然知道错了,还会被家长各种吵。被当众责骂的羞愤交加感占满了胸膛,体谅父母劳累了一早上急着吃完饭再下地的辛苦感是没有分毫的。
与其说是看到孩子的窘迫和不好意思,倒不如说我挖到了自己的心理,安抚了曾经的自己:
第一层,孩子面对窘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层,我本身的窘迫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层,我的愧疚感、受害人心理和不值得感(不配得感),在幼年时代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很想让大家看到我的努力,可是几乎没有。现在就想安抚孩子的愧疚、自责和尴尬,过度安抚,其实是安抚曾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