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别人眼中的我
说实话,一个人在一百个人都中就有一百个自己,但他们的判断多半都是基于感情色彩的。例如:外表的判断、行为上的判断、以及道德上判断。因此,别人眼中的自己不一定是真实的自己,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绝大部分人眼中相同的地方就是真实的自己的写照。
在我的家乡
父辈们眼中的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孩子。但事实上,他们根本就只看到我的表象,我其实很懒,如果没有必须要做的事的情况下下,我甚至连饭得懒得吃。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其实我在多半时间还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让我去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因为我根本就没有那么闲。
同辈或稍大一些的人的眼中,我也许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因为他们总是会问一些无聊的问题,例如:我是学什么的以及我将来要干嘛。看似刨根问底,但他们却仅仅只是“打招呼”或“打发无聊的时间”罢了。每当我认真地回答他们的问题时,他们都会说听不懂,别在我面前讲述这些“大道理”。我其实很纳闷的,是你们先问起的问题,怎么我回答了就是错误,甚至还会被告知我父母说我是一个“传教士”。
在酒桌上,别人眼中的我也许是一个不会醉的人。因为我向来不喝醉,甚至我还不会作其它小动作,以至于他们认为我酒量很好,其实我喝完酒是真的难受,所以现在的我很少喝酒。
总的来说,在我的家乡,我在别人的眼中算不上好人但也算不上坏人——取中吧!其实每个人在别人眼中都是这样,不可能人人都会认为你是坏人,也不会人人都认为你是好人,而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其实只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了大众都认为是对的判断标准来判断别人,也就是说这根本不足以说明一个到底怎么样。所以我建议人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向内求索,真诚的表达自我,而不应该花费大价钱去听信别人眼中的自己——人和人没有区别,本质一样,只有差距。
不在我的家乡
不在我的家乡,大多数人眼中的我是一个身体还不错,而且很少说话的人。我平时很少表现自己,因为我觉得那并不符合我想要的,简简单单做自己就好。事实上,妄自尊大和沽名钓誉均不足为法,也即不是做人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