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与财富的初始,来自欲望,接触知识是开启欲望的开关
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那么一瞬间,陷入盲目无助的状态,总是感觉这个世界抛弃了我们,所有外在的世界跟自己没有任何的关联,我们就像一个旁观者那样,看着、听着外在的嘈杂,这种无厘头突然出现的情绪,更有让我们觉得,自己奋斗努力的憧憬,都是白费力气,生活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就是什么样的,有可能会比以前更加的糟糕。
深夜之时,凌晨瞬间,有可能让我们在这种状态下崩溃掉,有的时候,我们也在跟此种状态不断的对抗,也在搜寻这个世界更多的色彩,给我们灰白的天空,涂上一点阳光,来有照耀内心的世界;有的时候,偶尔听到的一句话,看到的一片风景,接触过的一本书,都可以充当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缕阳光,使得自己有了生活下去的动力资源。
其实,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是对生活没有了目标的情况下(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对生活没有的追求的时候)才会深陷这样的泥潭当中,同时瞬间把你拉入深渊。
读书对我们来说,是充当动力之源最好的方式,它可以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保持时刻内心的宁静,能够更好的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漫无目的的情况下,能够很快的调整状态,更加积极的面对一切。
当然,读书并不是解决已急之事,而是不断的用读书,用知识充实和开阔我们的大脑及视野,储存越多的知识,对我们越有利;我们的大脑,就好像丰硕的藏宝地,我们需要不断的阅读,才能在最需要的时刻,能够一次次打开其中的宝藏,并且取之不尽。
当我们不去阅读的时候,这块藏宝地就会不断枯竭,只能望着近在咫尺的宝藏,望洋兴叹。
《思考致富全集》这本书,它的是拿破仑.希尔,他花了20多年的光景,拜访了美国54位成功人士整理成书的精华,也可以说是我踏入社会,接触的第一本成功学的著作,它不同于其他的成功学书籍的空泛,它不同于其他书籍,其他书籍是那种看完之后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却没有为止实现的方法,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筹莫展的绝望(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只是焦虑)。
而《思考致富全集》,不管从心理作用还是在行动上,给予了我们深层次的剖析,在阅读的同时,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的案例,也有着借鉴和激励自我的作用,全书总共有二十三章,章章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
作者在序中就开篇名义:所有的成就,一切的财富。皆来自于一个观念。那就是一定要的观念,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欲望,你想要的程度,决定着你实现的速度和欲望的距离。
书中有个爱德文.伯恩斯的年轻人,在他身无分文的时候,有着这么一个欲望,成为爱迪生事业的合作伙伴,当然是跟爱迪生合伙做生意,而不是为他工作;当他有这个欲望的时候,是那么坚定和强烈,可面对他的有两个困难需要去解决:
一,他根本不认识爱迪生,爱迪生也不认识他;二,他连买一张火车票的钱也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大多数的人会心灰意冷,直接放弃实现这个欲望的念头,让它变成只是想想而已,;而伯恩斯不一样,他的欲望没有因为困难而选择退却。
当他出现在爱迪生办公室的时候,活脱脱的一副流浪汉的打扮,但是他那一定要达到其追求目标的决心,打动了爱迪生,最终留下了他;当然,想要成为爱迪生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不是只靠欲望就能实现的,伯恩斯只是得到了一份微薄收入的工作机会而已。
当一个欲望十分坚定的时候,对他来说处处都是机会,伯恩斯更是如此
爱迪生在发明了“爱迪生口授机”的时候,其他的业务员并不看好这款机器,他们认为这款机器很难推销,拒绝推销;伯恩斯看到了其中机会,向爱迪生毛遂自荐销售这款机器,事实上,这款机器销售的特别成功,也让爱迪生对其刮目相看,和伯恩斯订立了一份总代理合约,让他我们机器销售向全国各地。
在这次的合作关系中,伯恩斯不只赚取了骄人的财富,更实现了自己成为爱迪生事业伙伴的初衷;也向别人证明了一定要的观念的重要性,他从一无所有到实现欲望,全靠一个观念和坚持实现欲望的决心罢了,至于其他的一些旁枝末节,在有了欲望之后,全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