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读《格调》

2016-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Halen222

格调是一本关于美国社会等级的书,作者是保罗福塞尔。全书分为九篇,分别讲述了人们对等级的敏感、等级的解剖、区分、流动、冲破常规的另类等方面。


       本书的核心部分是有关等级的解剖。等级可以按照多种指标来划分,比如财富地位、社会声望、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品味和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等等。作者在讲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列出了很多前人有关等级划分的观点。然后根据金钱地位、风范品味、认知水平等把美国社会阶层划分为九个等级,它们分别是看不见的顶层、上层、中上层、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看不见的底层。


      看不见的顶层。他们的钱来源于继承财产,他们曾经喜欢炫耀和挥霍,后来在媒体和大众的嫉恨、慈善机构募捐者的追逐下销声匿迹了。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那些半山腰的别墅、拥有整个私人小岛的不知名的富豪。根据两极相通原则,看不见的顶层和看不见的顶层有两个相同之处:一是隐匿,二是不挣钱只接受钱,只不过前者是来自继承后者是来自救济。

       上层。一个既富有又看得见的阶级,他们贪图安逸,有时还很有趣,家中宾客川流不息,但是有一点,他们对思想和精神生活毫不关心。这个阶级的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得自继承,但他们也从工作中挣得相当多的财富。他们通常从事一切听起来很吸引人,干起来很轻松的工作。他们非常喜欢表现自己,比如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条街道。

       中上层。一个有钱有趣味,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所有比这个阶级低的阶级都渴望成为中上层阶级。这个阶层的家财与上两个阶层不相上下,区别在于其中的大部分财富是通过自身努力赚得,他们对继承财产有种羞耻感。对于中上层而言,一切都是游戏,他们天生就对高尔夫球、网球、游艇等活动兴致勃勃。他们性生活纯洁,衣着保守,角色保守。

       中产阶级。一个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是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别人的批评,因此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他们是全社会中最势力的一群人。中产阶级对于别人会如何看他们感到恐惧,并且一心希望把每件事都做的无可挑剔,但求不被他人批评。中产阶级似乎是最没根基的群体。中产阶级对实力和成就抱有狂热的追求,其中一个标志是对纹章证书的追求,另一个标志是随时向家里人报告自己在职业人士角逐中的最新名次。中产阶级的另一个标志是迫切的让自己从属于什么的欲望,俱乐部、聚会等对他们有强大的诱惑力。最后一个标志,源于这个阶级的社会不安定感,他们习惯拿自己开玩笑、打趣。

       按工种和焦虑类型可以将平民阶级依次划分为三个等级。上层贫民是熟练工人和手艺人,比如印刷工人;中层贫民是电话接线员、公共汽车司机;下层贫民是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码头工人。上层贫民的焦虑是害怕丧失或降低等级地位;中层贫民的焦虑是担心丢掉工作;下层贫民的痛苦是感觉到自己可能永远也挣不来足够的钱和自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干不成自己想干的。

      上层平民。一个被称为蓝领贵族的阶级,他们靠手艺吃法,认为自己和律师、医生们一样也算专业人士。他们的钱夹总是鼓鼓囊囊的,外边还会勒有一根橡皮筋。他们和中产阶级相比更加缺少自由和尊严,他们受制于金融政策、巧取豪夺的广告、时代要求、错觉、低级大众文化、速食品和劣质消费品,以及对储蓄和收支计划的迷恋。

       中层贫民。一个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阶层,由于经常受到老板的斥责而对生活心存怨恨,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也许就是串亲戚。

       下层贫民。一个没有明天的阶级,非法移民的大军,过一天算一天是他们的常态,承担社会中最低的工作,他们的显著特征是明显感受到就业的不稳定。

       赤贫阶层。一个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等级。懒惰、失望和怨恨压倒了他们的自尊。这是人们看得见的最贫穷的一族。

       看不见的底层。一个在慈善机构和管教所里度过一生的阶层,像看不见的顶层一样,我们看不见这群悲惨可怜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