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昨天听樊登读书《在远远背后的带领》听了2遍,记得这本书我也看过,但只看到了表面层次,不越界,负责任,转念这些还有小许影响,作者安心在对话过程中,细细的说了自己是怎么排版的,先不越界,解决“我”的魔咒,自我负责,自我调整。说的以下几个点触动到我了。
1孩子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前听过,但不太清楚,很模糊。作者安心举了一个小例子,一位妈妈很担心女儿,不知道该怎么办,事情的起因了,带女儿4年的保姆,说要离开,女儿哭闹的不行,不愿保姆离开。妈妈担心女儿会受到影响,会闷闷不乐,而作者却说,你根本不用担心,孩子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她哭一两次就好了,让情绪自然的流动,而不是不准她哭,结果这孩子伤伤心心的哭了两次,也就好了,也不在闹了,和平常没两样,这件事也就过了,让我联想到女儿的一位女同学,因离婚,和爷爷奶奶住一起,爸爸又结婚,继母又马上待产,对她的关注少的可怜,而爷爷奶奶事情不准她哭,一哭就觉得自己没带好,一次和女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当时由她妈妈陪着,因一点小事,哭到崩溃,边哭边说,在家里,我想哭,爷爷奶奶不准哭,我心理难受,憋的受不了,就开始诉说种种一些不开心的事,说爷爷奶奶总护妹妹(她的亲妹妹),她永远都是错,就因为她是老大,做什么事都有错,当时她妈妈也哭了,过后她给我说,她后悔了,虽离婚,但对孩子的关注太少,一来觉得孩子该懂事了,该成长了,有些时候觉得适当的放手,也许是对孩子好的,结果错了,离婚的孩子,内心是十分敏感,缺安全感,需要慢慢的放,也需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她说那次女儿哭了过后,心理平复了很多,状态也好了很多,过后断断续续也在她面前哭了2到3次,哭完过后,心里面的委屈也随之而去,这也需就是孩子的自我修复能力
2关于情绪问题,说大部分家长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情绪占了主导,问题都还没解决,大人的情绪就来了,指责,批评也来了,樊登举了一个例子,当一个爸爸和一个8岁的孩子争对错的时候,其实这个爸爸还是个孩子,成年人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是用来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只有把自己的情绪解决了,才能更好的和孩子相处,也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位妈妈在上班时,受了气,晚上8点回家,看见孩子作业还没做,就开始发火,骂孩子。当作者安心问这位妈妈为何生气,妈妈说因为孩子没做作业,安心又问,假如平常你看到孩子没做作业,会生这么大的气吗,妈妈说不会,安心说那就对了,你并不是因为孩子没做作业生气,而是因为你上班时受了委屈,无处发泄,发在孩子身上,因为她无力反抗,你觉得安全,这个时候你得想想情绪背后的需求,你需要调整,这是一个成年人该自我负责的。
3自律,对于自律这个词,做父母的都喜欢孩子这样最好。我以前认为就是教会孩子做一些自律的事,坚持就好了。而安心却说当他有越多的自我负责任的地方,他的自律就会越多。这个点从没想过,想到女儿,好像是这会事,女儿的做作业这个问题,我基本上没怎么过问,从上一年级开始,从整理书包,做作业这些事,我是放手的状态,现在上四年级,我根本不用担心,她自己会去做,会去负责任,也想到在其它一些方面也是放手的,比如每天穿什么衣服,出门前准备什么东西,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这些,尝试做一些小试验,也尝试自己能够做主的事情,我一直都是放手,一般不干涉,女儿缺做的很好,越是干涉的越多,做的越不好。
就如《在远远背后的带领》,孩子需要的是带领,而不是帮她做,或者是指责她做,要适当放手,在她需要的时候,帮她一把,给她一些自由的空间,别一天24小时随时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开心与不开心,就如作者安心说的孩子想自我修复,都没办法自我修复,被父母死死的盯着,想修复都难。无条件的爱与自由,才是孩子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