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调频乡土故事散文

柳笛声声,醉了童年时光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53人  若水生花2020

文/若水

“风儿吹来啦,童年的一幅画,你陪着我在那过家家……”

又是一年杨柳绿,大地回春。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内心都会迸发出一种浓浓的情感,耳畔总有柳笛声声。

儿时的冬天总是如此的漫长,当村西的大柳树泛起点点的绿,孩子们就涌出家门,拥抱春天。田埂上,小路旁,到处都是孩子们的影子。大的带着小的,胆子大的护着胆子小的。

印象中,总有个带头的男孩子,嗖嗖爬上了那棵大绿树。挑选一枝粗细象铅笔一样、刚刚冒出一点点绿苞的枝条。掐去两端,选出中间一截儿来。两手握住这段小柳棍儿,朝相反方向慢慢扭动,一边拧,一边慢慢向下移动,直到柳棍儿的外皮全松了,而且没有破裂口。这时,用牙齿咬住里面雪白的柳棍儿,手慢慢往下一捋,嘴里大约十厘米长的空心圆筒就拉了出来。他用树枝敲打着树皮,念念有词:“笛笛响响,脑瓜儿长长,腾腾飞……” 于是,雪白的枝条飞出去了,拿出削铅笔用的小刀,在绿枝皮比较细的一边,小心地剐出五亳米左右宽的柳笛嘴儿,一个小巧漂亮的柳笛就做好了。

放在嘴边一吹,就发出悦耳的笛声,清脆而嘹亮。在大树下眼巴巴看着的女孩子们,羡慕的不得了。于是,男孩子就顺手折下几个枝条扔下来,天女散花一样。女孩子们笑着捡起来,呼啦散开,学着他的样子,也做起自己的柳笛。笛子因枝条的大小,长短而声音各异。也有一些比较粗心的孩子,由于动作太快,而把枝条拧破了,不能做出笛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

小伙伴们吹着,唱着,蹦蹦跳跳,一晃一上午的时光就过去了。当村子里传来妈妈们的呼唤,“老三,回家吃饭啦!" 我们才吹着笛子,满头大汗地回家去。留下村西的大绿树,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又是一年杨柳绿,村西的大柳树已经不在了,当年一起做柳笛,捡蜗牛的小伙伴都已经长大。忍不住在某一个灿烂的春日再折一支柳枝,循着当年的记忆,把嘴巴噘成春的形状,吹起柳笛,回忆那最美的童年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