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夸,怕骄傲#2017.09.27
昨天临下班,姚老师发来一篇万维钢的《大人物的坏毛病》,说是给我解闷。姚老师的贴心行为让我十分感动,但我还是怼了回去:闲是有点闲,但我哪里闷了啊!姚老师让我不闷也假装有点闷。嗯,这很姚老师。然后我们就愉快地道别,约定等他加完班,讨论讨论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万维钢通过儿子学习空手道的案例引申出我们对谦逊的传统态度:人的最高境界是有本事没脾气。借此提出问题:做个谦逊和没脾气的人,是否有利于成为大人物。第二部分,介绍斯坦福大学管理学教授Jeffrey Pfeffer的《权力:为什么有的人有—而别人没有》(Power: why some people have it – and others don’t)的调查研究成果。“让人喜欢”其实是个被高估了的素质,要想上位就要敢于做一些让别人畏惧的事。作者给出了四条建议。第一,设法突出自己。第二,敢于向人提要求,尤其是向那些地位比你高的人提要求。第三,最好的求助,就是让人给你提建议。第四,提要求,甚至要不惜打破规则。第三部分,万维钢的评论。万维钢认为Pfeffer的研究结论正确,但论证过程有失偏颇。他认为别人的不喜欢也许就是在获得权势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这一点和Pfeffer的观点基本吻合,即别人喜欢不喜欢你根本没有那么重要。不过万认为大人物并不是故意打破规则来树立形象,大人物只不过是认为跟自己要做的大事相比,这些小规则不值得遵守。
思维跳跃如我,就这篇文章提出了五个讨论话题。
第一,谦逊适用范围。
李同学:中国文化语境下,谦逊适用于所有人。谦逊和没脾气不只是对大人物的期待,是对所有人的期待。中国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调以和为贵。但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在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和自己的实际能力中实现平衡。
姚老师:谦逊永远没有错,厉害的人永远不需要通过言语或者什么来表现自己的优秀,他本身的工作输出大家都看在眼里。其实在工作中在我看来需要人为主观评价的东西往往拉不开差距,像拉开差距就通过硬性指标,比如说直观的客户满意度,直观的销售额,这是厉害的人擅长的,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李同学:对,作势唬人,只会暴露自己的空虚。但是如果领导非要卡升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姚老师:不会一直呆在一家公司,不用关注那么多。只用关注自己现在是否获得成长就可以了。
第二,为什么人们对大人物不合群的性格包容度更高?
李同学: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热。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对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种抗议。传奇中的一些小故事成为英雄通向不朽境界的最可靠的护照。-《月亮与六便士》
第三,如何看待成功?
李同学:与其说成功的本质是愿意付出代价,不如说成功的本质是能够接受延迟满足。
别人不喜欢并不是在获得权势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别人畏惧自己才是。而最常见的畏惧对象是毅力。设法突出自己不应该是在性格方面,而应该是在能力或胆识方面。
姚老师:在我看来并不是成功者的故意突出自己,其实只是突出者相对于平凡者对做事的标准不一致所致,成功者也许并没有想过我一定要比其他人强,只是按自己的标准完成了任务,但是因为他的高标准就使自己被突出了。
第四,别人的喜欢重要吗?
李同学: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姚老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不是因为利益关系永远没有必要去一定迎合什么人,强扭的瓜不甜。用心的做好自己,用心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你能合得来的人自然会围绕在你身边。经营人脉的核心在于经营自己。
李同学:不需要花费时间经营人脉,但是要花费时间关注自己喜欢的人的动态。
姚老师:对。
第五,职场上如何当领导?
李同学:是自己麾下的人,要让他们对自己又爱又怕。如果不是自己麾下的人,那么只要怕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