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以花的念想培土
穿的粗布衣,吃的家常饭,腰里掖着旱烟袋,头戴草帽圈,手拿农作具,日在田野间,受些劳苦风寒,公德高大如天,农事完毕积极纳粮捐,没有农夫,谁能活天地间?一个定县的农民大爷,唱着当年晏阳初他们编的歌。
生于四川,13岁上基督教办的西学堂,1916年由教会选送,去耶鲁大学学政治经济。毕业后,服务一战的欧洲战场,在法国为不识字的华工代写信。劳动量大,所以办华工识字班,3个多月的时间,教会华工识字写信。
平民教育,固本宁邦。1920年回国后,志于为文盲服务,为最基层的农民和工人服务。1922年,发起全国的识字运动,除文盲。在长沙扫盲时,影响到当时做义务教员的毛泽东,让毛意识到农民的力量。
1929年,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创办人类社会实验室,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被称为定县实验,教农民识字,养猪养鸡,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等。让农民自救,自教,意识到知识的重要,形成可持续性的乡村教育及建设。
他是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知识分子,从人类的角度,进入到民族的深处。他曾说,对他人生选择影响最深的是:3C(孔子,耶稣,苦力)。他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对此,提出解决方法: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用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活力,用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用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二战结束后,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文教组织会议上,以中国平民教育的经验为蓝本,制定基础文教计划,在全世界未开发地区推行基本教育。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晏阳初条款”的议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外国人促成的国会拨款方案,4亿5千万对华援助中,需拨付5%-10%用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与复兴。
1949年,被污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被迫去台,又去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他在泰国,印度,古巴,加纳,菲律宾等国,根据定县的经验,组织平民教育组织。比如,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仍在运营。
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罗斯福总统的四大自由理念,奠定了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晏阳初从中国乡村建设的角度,提出第五个自由,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