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妈妈说想法

你要过怎样的一个新年~人的团聚与心的团圆

2019-02-04  本文已影响17人  珍熙此刻
你要过怎样的一个新年~人的团聚与心的团圆

年关将至,一年一度的春运高峰也登场了。

看到游子们又一次带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回家过年,好生热闹。

但,我们带回家的何止那些肉眼可见的,还有迫切想对父母说的满腔话语。

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曾让无数人热泪盈眶的奥斯卡获奖短片《父与女》。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不也都像那个女孩一样,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着那份亲情吗?

2018年的春节,已经结了婚的小月依旧怀揣着小女孩般的期待回家过年了。

她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坐下来跟爸爸谈谈心,她很羡慕那些能跟爸爸打成一片的同学们。

但每当她尝试在爸爸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爸爸都会严声斥责:你懂什么。

这次不知是第几次的尝试了,她已经结婚好几年了,也如同父母给起的名字小月,在外打拼,为家里争得了一丝光明。

爸爸跟往年一样,新年的钟声还没有敲响就已经喝醉了。

小月说:爸,别喝了,对你身体不好。

爸爸说:你们都不懂我,这么多年,你只会说,别喝了,可你越这么说,我就越想喝。

十二点前爸爸就已经睡着了,小月傻傻的坐在那里,满肚子的话都咽了回去。

但她不再恨爸爸了,因为她开始明白爸爸说的,你们不懂我的含义。

你要过怎样的一个新年~人的团聚与心的团圆

一,

《父与女》中爸爸和小女孩骑着单车,穿过林间小路,越过草坪,骑上高坡,来到了平静的湖边。

那是父女俩共同的美好记忆。

小月的童年跟父亲也有很多的故事,比如:跟爸爸一起布置房间,在80年代,每家每户家里就那么几个摆件,也能让这对父女不停的摆出各种新鲜感。

他们俩还会养鱼,养花,虽然没有什么长性,但怎么也挡不住敢于尝试的勇气。

但,父亲的一次又一次的你懂什么,毫不留情的淹没了曾经的快乐。

在小月的记忆里,爸爸只是一个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在外面跑业务,每次回来都给妹妹和她带来好看的衣服和在那个偏远小镇上从没见过的水果零食的陌生男人而已。

在没有走进心理咨询室唤醒她童年美好记忆前,她是那样的恨爸爸。

作为大学老师的舅舅说,因为她的长相,血型,属相,以及性格都像她那个没文化的爸爸,所以注定不会有出息。

妈妈说,舅舅是最有学问的人,所以他的话不可不信。

你要过怎样的一个新年~人的团聚与心的团圆

二,

短片中,爸爸乘着小船走了,但再也没有回来。

小女孩不甘心的等到天黑,第二天,她再次推着小车,艰难的爬上陡坡来寻找爸爸。

但,那又是一场空……

小月相信了舅舅的话,小小年纪的她整夜整夜睡不着,她害怕自己真的命中注定低人一等,当时的她恨透了爸爸。

但她更想要一个解释,要爸爸亲口告诉她,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父与女》中,女孩没有放弃,她一次又一次的来到与爸爸走散的地方。

时间无情的流逝,女孩,变成了少女,少妇,老者……

小月也一次又一次尝试着跟爸爸交流,但近在咫尺,可又如此艰难。

因为他们每一次的交谈都带着情绪,带着不满,带着自己的委屈和对对方的责备。

你要过怎样的一个新年~人的团聚与心的团圆

三,

伴随着恐惧和痛苦,小月慢慢的长大了。

在小月读到初中时,爸爸才停止常年出差。

爸爸除了给她买漂亮衣服以外,每次都要带来几本新书。

几年下来,爸爸带回来的书已经摆满了一个书架子。

小月不明白从来不看书的父亲,为什么还老买书,不过那些书却成了从小担惊受怕的小月的忠实伙伴。

书不仅给了她勇气和智慧。书上还写着有个叫心理学的东西可以解除人的痛苦。

那句话,让成年后的她开始学习心理学,鼓起勇气踏进了心理咨询室。

在咨询过程中,她开始渐渐明白自己一直不能跟父亲好好沟通是因为潜意识里的自卑与对父亲的怨恨阻碍了自己。

她更了解到,原来父亲同样也遭受了三十多年的被贬低与挖苦。

因为父亲自卑,他选择常年外出,因为自卑自己的学历低下,他不停的买书。

又是因为自卑,当别人说自己的女儿时,也觉得丢脸,怪女儿没给自己长脸。

但父亲却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女儿,他每次回家都带来很多礼物。

他喜欢看到女儿们收到礼物时欣喜若狂的样子。

小月不再怨爸爸了,甚至也不恨舅舅了,因为从此以后舅舅的任何话都不会再影响她的生活。

短片中,已到暮年的女儿终于沿着爸爸坐船的路径走下去看到了真相。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女儿又回到了年轻时候,她看到了父亲,并奔向前去与他相拥。

那是最美好的愿望,但我们太多人都会像女主人翁一样,到了最后时刻才会恍然大悟。

那将会是多么让人唏嘘和懊悔的事情……

2019年春节,小月一如既往的要回去过年,从外表看来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

但她的心长大了,她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能跟爸爸好好沟通,过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年,一个期盼已久的新年。

你要过怎样的一个新年~人的团聚与心的团圆

四,

《父与女》的故事表面看来,父亲去世了。

但小月的故事你觉得是否似曾相识呢?

我们的父亲就在身边,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却走丢了彼此。

回家过个年,如同宾客般寒暄而过。

那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嘛?

无论到了多大年纪,即使走到了天涯海角,你心理都住着那个曾经小时候的你。

Ta对亲情是那样的渴望,又执着。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着那份真爱。

亲人就在那里,那份爱本应该触手可及,可到底是什么阻挡了我们呢?

有人说:我能搞定很多客户,却搞不定自己的父母。

那不是因为父母跟客户有何不同,而是当我们跟父母沟通时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1.从小缺乏自信的孩子,长大后,在父母面前依旧认为自己是个小孩。

当成年后的我们还认为父母就是我们头顶的那片天时,父母也会无意识的继续为你撑起那片天。

人的感受是相互的,我们长不大,父母就不敢老。

小月就属于这一类,她跟父亲的沟通中一直带着不成熟的一面。

跟父亲聊天都唯唯诺诺,父亲自然还是用对小时候的方式对待她。

2.事业有点成就,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反倒把父母当成了孩子。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觉得父母的话磨磨唧唧,没什么有用的,很不耐烦。

就像一个超级没有耐心的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一句话能打发的,绝不说第二句。

但,年老的父母,即使多听听你的声音都觉着是件幸福的事情不是吗。

3.互相尊重,平等对待。

老去的父母,和长大的我们,终要找到适合我们沟通的那个平衡点。

那绝非是我们和父母角色对调那么简单。

成人就要像成年人一样沟通,互相尊重,给彼此空间,和足够的面子。

4.原生家庭的错误,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让它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吧。

父母从襁褓时期养育我们到成年。

俗话说做的多错的多。

父母做了多少,你我都无法悉数数清,何必再去细数错了多少。

成年的我们要学会自己对自己后半生负责。

不要再被过去的事情影响今后的生活。

更不能因为无端的怨恨毁掉了我们最最珍视的亲情。

等到像短片中的女主,到了暮年后悔莫及,将筑成终生之痛。

5.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今生有缘成为父女,那只是短短的今生。

来生可能将会互不相识。

每当小月想提起陈年旧事时,爸爸经常说,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以后好就是真的好。

当时的月不理解,心想:过去的错误不改正,以后能好吗?

如今她终于明白,过去错了就是错了。

除非有哆啦A梦帮你回到过去改写历史。

做再多的白日梦都无济于事,不如回到现实把余生过好。

珍惜跟亲人们在一起的余下时光吧。

做过心理咨询的朋友都懂得一个道理,了解痛苦的真相,并不是要埋怨谁,或者从此不相往来。

而是,同样的外界干扰都不会再影响到我们,更不能影响我们亲情的永恒。

你要过怎样的一个新年~人的团聚与心的团圆

现在的你是否已经踏上了回乡之旅呢?

这个春节,你准备好跟亲人过一个和谐,难忘的美好团圆年了吗?

那咱们就出发,回家过年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