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 实例反思
最近一直在读《孩子:挑战》这本书,书中说的很多和孩子相处并解决孩子一些行为习惯的方法。但都只是限于阅读上的理解,并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去尝试。这几天发生的两件小事,让我从书本中的理解走到了现实的生活中。
昨天下班回家,汤圆爹招呼着开饭了,我跟小汤圆打招呼。她不怎么理睬我,于是我就拿出包里给她买的粉色小马甲,说,你不理我啊,那这个衣服我也不要送给你了。一听这话她就着急了,咬着牙瞪我。瞬间我反应过来,我搞砸了。下意识的对她做出了惩罚,因为不理妈妈,而失去了小马甲。这是在激起她更大的反抗,跟我打招呼和妈妈给他买小马甲是两件事。结果还花了好些时间安抚她。
接着,我们晚上出门逛超市,结算后出超市的门口看到了摇摇车,小汤圆一定要玩。汤圆爹跟她解释几天时间晚了,我们应该要回家,改天时间充裕在玩。小家伙不依不饶。这个时候我跟小汤圆说,现在时间晚了,爸爸妈妈要回家了。让后我就自然的牵着汤圆爹往前走,不回头看她。他爹不放心还想回头说话,被我制止。小汤圆在后面不高兴的抗议了一下,自己爬下摇摇车,就跟过来了,时间最多1分钟。而且看她样子并没有不高兴,看我看她还对我笑。上车之前又一次遇到摇摇车,走过去看我们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摸了一下车就跟我们上车回家了。
虽然以前也能说服她不完回家,要么就要花些时间解释,要么多少会不高兴。这次改变了方法,做了新的尝试,如书中所说温柔而坚定。解释会传达给孩子我可以和爸爸妈妈争取,他们对回家这件事也不是很坚定,或许我能赢。而直接做应该做的事反而让孩子接受了回家这件事。重要的一点是,在她做出让步后,我们没有表现出我赢了的姿态。这也是在告诉她我们没有权利之争,一切都是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做出的决定,不管是父母也好 ,还是孩子也好。
这是读书后,在实际生活中的尝试,有失败有成功。但在孩子的问题上也打开了新的视角,转变了一些方法和一些新的收获。在这记录下来,算是育儿路上的小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