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一段感情,难道不是冲着一辈子去的吗?
大学时听蔡健雅。
《无底洞》她唱:回想恋情的内容,有谁想过有始有终,不过是一时脆弱让人放纵。
这几年我一直怀疑自己,难道我和别人都不一样吗?开始一段感情难道不是冲着一辈子去的吗?当看着96年的姑娘把誓言和爱情说得那么信誓旦旦:“直到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特羡慕,更钦佩,但我也明白她们其实做不到,所以才羡慕,如我这样的人,确实已经说不出这样的话了。
想起以前谈恋爱的时候,看到男朋友无意写在便签本上的留言:“***,我想和你一辈子在一起”。感动了良久,直到现在分开快6年了,依然烙印在脑海里。那个时候小,以为这样的诺言是永远的标志,直到分开的时候,哭了好几个晚上也想不通,说好的一辈子呢?
直到大一些才明白,爱情的诺言大多都是一刻的激情,说出口的那一刻就过了它的赏味期限,哦,原来爱情的诺言只是用来感动的东西,就像爱情本身一样,拥有过就该感恩,你知道他在说出口的那一刻是真心的就足够了。
某段时间,我有意识地检视自己说出口的诺言,大到比如我会一直等你、我们要做一辈子的朋友;小到我明天一定不会迟到、今天会早睡等等,发现自己也挺混蛋过,我们好像经常在自己无法信守诺言的时候,安慰自己说其实别人也根本没当回事啦,然后就违约得特心安理得。
从那一刻起,我开始重视诺言这个词,不再轻易说得出虚无缥缈的承诺,也不一定是多尊重别人,只是觉得没有意义,爱情和友情的感动、升华,不应该是靠这些听起来动听的句子。如果我爱你,我会在你咳嗽的时候煮上一碗川贝雪梨、在你起不来的早晨给你去买你爱吃的摊饼加两个鸡蛋、知道你不喜欢带伞所以身边总是备着两把伞。而如果你感受不到这样的爱,也只能说明我们不合适。
说说一辈子这件事。
姑娘到了25岁,爸妈就开启了催婚唠叨,有一次和我妈讨价还价,我说你这个介绍对象的频率太快了,我们现在以3个月1个相亲对象为频率,您老成交吗?她语重心长地叹了口气,坐到我床边:老妈和你爸离婚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机会认识什么人,结果和你爸结了婚,各种生活习惯处不来,我是希望你能够多接触一些人,都处处才知道哪个合适啊。
这是我妈的理论,我不尽认同,对于一辈子这件事,给我冲击最大的就是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妈、一个是我姐。我妈曾经和我说过这样的话: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是再多看到他一眼都会受不了。他们离婚那时候,她就是这个感觉。现在我妈有了新的守护人,一起生活了几年后,他们也经常吵架。叔叔喜欢开着电视睡觉,我妈睡觉有声音就睡不着;叔叔交友圈很广、经常出去吃饭喝酒,我妈不喜欢花钱、也没什么一起玩的人;叔叔喜欢喝白粥,我妈就喜欢往粥里加各种红豆薏仁花生。这些不都是生活习惯的不同吗?因为诸此小问题,他们经常吵。有一次我多嘴问了句,我妈说你看过蒋雯丽演的金婚吗?夫妻哪有不吵架的、床头床尾磕磕碰碰多正常。
听她这么说的时候,突然特为我爸抱不平,他们可能只是遇到的时间不对。一辈子一定不是多接触一些人,我想是学会更多地包容一个人,不是有句话说“看过了世界的丑恶、肮脏、黑暗,还依然愿意爱它”,感情也是一样。所以我一直把界限设定在交往之前,当我愿意和你交往的时候,是我默认期限可以是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