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哭也得上,不哭也得上”
对于要入幼儿园的宝宝而言,每年的九月实在是一个惊心动魄、痛彻心扉、值得一辈子记住的壮观场面!
这是目送的起点,是和父母渐行渐远的第一步!
从这一刻开始,作为父母们,就开始慢慢体会慢慢了解,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和大多数妈妈一样,女儿和儿子当初入园时的哭天抢地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真是不堪回首的一幕,任凭我之前做了多少的心理准备,面对分离焦虑的孩子,我的温柔而坚定的爱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与其说孩子不愿和妈妈分离,还不如说妈妈心理更脆弱,更不舍得离开孩子,“断、舍、离”考验的不仅仅是孩子,更考验的是家长。
10年前女儿入园是最让我心疼心酸的。女儿的分离焦虑远远超出一般的孩子,一般来说,孩子入园哭三到七天并且一天比一天入园状态要好,但是我女儿是个例外。
女儿三岁入园,和同龄孩子相比那时她的嘴巴算得上特别利索特别会说的孩子,于是“老师,你送我回家吧”、“老师,我要找妈妈”、“老师,你把我送到小区门口,我自己会回家”...
这样的喋喋不休的请求让桔子三班的三个老师近乎招架不住,在请求老师送她回家未果的情况下女儿竟然趁老师不注意自己抱着小被子背着小书包从三楼艰难地下到一楼央求门岗爷爷送她回家;
每天送去园里后即使她停止了哭泣也不参与班级的任何集体活动,不参与游戏,可以说就是完全的不合群,每天就抱着自己的小熊自己坐在角落里,从早等到晚等放学奶奶去接,吃饭也是完全呆呆地坐在那里老师一勺一勺喂...
老师每天都会把孩子们的生活照片发到班级群里,看到女儿这么格格不入的,看到她睡着的时候眼角还挂着泪滴,我的心如刀绞,心碎又心疼,我夜不能寐,我希望她能尽快度过这段焦虑期恢复到其他孩子的状态。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才稍稍好转,由于她入园不够顺利过度的不够好,一向身体很好的女儿接下来连续半年时间里反反复复气管发炎扁桃体发炎...
现在想来我是后悔莫及,直到现在她10岁了一不小心受凉的话还是会引发气管炎,大抵就是入院时落下的病根儿,那时真该让她休学大点儿再去上幼儿园...
到了儿子,去年入园,我提前做了很准备工作:1、三番五次去园里园外熟悉环境2、绘本阅读给他灌输幼儿园生活常识,为的是让他有心理准备 3、把姐姐当年幼儿园生活的照片和视频给他看,让他对幼儿园生活有真实直观的认识。4、带着他一起准备被褥、文具、衣服鞋袜毛巾之类的物品。他兴致勃勃我却忧心忡忡...不知道会不会和她女儿一样,入园的悲壮一幕再上演一遍...
第一天送去分别时他哭,我温柔而坚定的告诉他“你哭也得上,不哭也得上,你选择哭还是不哭?”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幼儿园。
第2天儿子还是哭,我坚持送去园里,还是温柔而坚定的告诉他同样的话,老师说我一离开他就不哭了,比我想象的适应力好很多。
第3天,分别时本来没哭,可是后来看到小朋友哭他也忍不住了,不过很快就会去哄小朋友了,对小朋友说“你别哭了,哭也得上,不哭也得上,妈妈下午到点就来接你了”,这下轮到我被雷住了!
儿子出生后,我就辞职了,全职带女儿和儿子,由于儿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我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步入幼儿园初步证明了他的坚强,适应能力,表达能力,情商和交际能力,还有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都是棒棒哒,身体和智慧并重,长得高高帅帅的,白白净净的,老师由于恰好是6年前带过他姐姐的那个老师,曾对我说简直都不相信豆豆和文文是姐弟两,俩孩子三岁时的差别也太大了,我微微一笑,说了句话,这个小的不是老人带的是我自己带大的!
孩子都是好苗子,关键看谁带,就像同样的种子,不同的人种出不一样的庄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