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党旅行·在路上旅行•非洲

文化逆旅之摩洛哥篇| 海上的朝圣

2018-03-12  本文已影响48人  _若瑜_

卡萨布兰卡是我们在摩洛哥的最后一站,这个城市因为电影《卡萨布兰卡》而闻名于世。它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该城市原名为达尔贝尔,卡萨布兰卡为西班牙语,是欧洲人对这个城市的称呼。

刚到卡萨布兰卡,司机问我们 :“ 你们是来这边做生意吗?” “ 不是,我们只是来这边旅游”。“ 噢,来旅游的啊,卡萨布兰卡没什么可旅游的呀。” 这是本地人对卡萨布兰卡的定位。

的确,卡萨布兰卡作为摩洛哥最现代化的城市,似乎没有什么景点,但是有个景点不得不提,那便是: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非穆斯林开放的清真寺。这座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建立在海上的清真寺,据说是源于国王哈桑二世的梦。

国王哈桑二世深受摩洛哥人民爱戴,他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努力维持摩洛哥的和平与稳定,推动摩洛哥的经济发展。国王把他的功劳归功于真主安拉的指引,决定在穆斯林世界最西端的摩洛哥,建一座清真寺以感谢真主的恩典。

哈桑二世告诉他的臣名,他梦见了真主安拉,真主安拉告诉他 :“ 真主的宝座应该在海上”。 于是,一座摩洛哥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建在了大西洋上。

我们去清真寺的那天,天气时阴时晴,时而下些雨。当我们走到离它只有一条街的地方时,看着不远处的清真寺,完全被它宏伟的气势震惊。棕黄色的清真寺拔地而起,前面是一个大广场,背后是呼啸的大西洋,海浪时而翻腾起来。远处广场上的游客,在清真寺的衬托下显得特别渺小。


购票进入清真寺,因为我们到的比较晚,所以赶上最后一批游客,基本都是欧洲人,以法国人为主,所以所有的讲解都是法语,英语讲解估计已经下班了。

曾经作为法国保护国的摩洛哥,现在和法国也是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来到这里后,大部分都讲法语,讲英语的太少,沟通全靠比划,导致我不停的告诉自己,以后我还要再学法语。

没人讲解,我们只能自己很”浅“的看了。清真寺内金碧辉煌,墙上窗户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据说这些都是存手工一点一点雕上去的。包括窗户的形状和采光都很讲究,完美应用光与影之间的关系,展示出充满艺术感的典型阿拉伯建筑。


我们来的时候没有赶上穆斯林的礼拜,据说,整个清真寺能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想象一下,大家都来祈祷时,大家的祈祷声,伴着大西洋海浪的呼啸声,那该是一个多么宏伟的场面。

对于摩洛哥很多穆斯林来说,这里绝对是他们的圣地,来这边做一次礼拜,是多么神圣的事情,用 “ 海上的朝圣” 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吧。

关于哈桑二世清真寺的描写就这样结束了,我想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写关于宗教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会显得苍白的。没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描述不出那种神圣感。



关于摩洛哥的记忆就到此结束了,其实文字表现出来的只是我见到的摩洛哥的一部分,我们的这段旅行,看到摩洛哥很多面,但是我选择写下的是那些平凡的善良人:

在马拉喀什那个向我介绍薄荷茶的绅士,沙漠路途上的民宿里那个唱歌的服务员兼“艺术家”,舍夫沙万那个用纸和笔画下地图给我们的小伙子,拉巴特卖蜗牛的老爷爷等等......

以上都是在这个旅途中遇到的一些鲜活的人物,他们可能不是摩洛哥的主角,但是是摩洛哥当下社会的一个小缩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